為強化學生安全意識,督促學生掌握安全知識,提升安全技能,營造安全穩定的校園環境,11月24日,致知學堂第八講在阜成路校區開講,北京市海淀區高等院校交通安全工作部門聯席會主任李希寶警官和海淀公安分局甘家口派出所北京工商大學社區民警王高波以“安全教育”為題進行專題講座。講座以同步直播形式開展。
李希寶圍繞大學生交通違法及事故案例分析,大學生如何避免交通事故及其傷害,如何提高安全和文明意識等三個方面講述了大學生安全教育領域知識。他分別舉例分析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事故案例,并現場模擬了清華西門交通危險場景、北大附小東門交通事故場景和廂白旗橋南公交車事故場景。讓同學們深刻地認識到正確認識人身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全面掌握安全教育知識的必要性。
李希寶指出,遵守相關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了解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識,講交通道德和交通文明是保護大學生安全的前提條件。他強調,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兩點是“能看到,能想到”。無論作為駕駛人或是行人,都要保證能看到眼前的情景并且能想到,對眼前的場景進行判斷和決策。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是根本,是基礎,是保障。作為大學生,同學們應該腳踏安全、心懷道德,走在時代奮進的大路上;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奔向詩一樣的遠方。
王高波從我校公共安全管理現狀、我校常見治安問題和處理以及如何預防網絡電信詐騙這三方面對我校學生進行了安全教育,特別強調了網絡電信詐騙的嚴峻性。他列舉了一些治安問題和處理措施,以2019年我校學生數量等幾組具體數據為切入點,指出了治安管理的四個基本形勢,管理對象數量龐大、法律隱患意識薄弱、危機處理能力不足和學法用法勢在必行。他表示,學生們涉世不深、資歷較淺,心理、行為上都容易出現一些偏差,日積月累后很容易形成惡性案件,例如此前發生過的馬加爵事件、復旦飲水機投毒事件等。雖然隨著社會的開放發展,外界很多因素都會對我們的成長產生影響,但根本還是在于自身。所以,治安管理的關鍵是自我約束意識的增強,不能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為所欲為,應當讓自己的行為活動始終置于法律的框架之下。
王高波著重對網絡電信詐騙方面進行了具體的闡述。他創造性地提出了詐騙識別公式:無法確定身份的人物+見不到真人的溝通工具+提出匯款、轉賬的要求=詐騙。王高波談到,在生活中,詐騙分子常常通過冒充國家相關工作人員、發送一些釣魚網站、裝作久未謀面的老友或親友行騙、虛構中獎、發出引誘誤導信息、征婚交友、網絡招工等方式活躍在我們的身邊。王高波還針對性地提出了預防詐騙和遭遇詐騙后補救的方法,多維度增強了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了學生們的防范能力和應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