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佳節(jié),來自人大、政法大學、北工商等北京19所高校的三十多名公益社團骨干齊聚北京樂游飯店參加首屆大學生公益社團骨干培訓班,開始了為期3天的能力培訓,我校的學生社團自強社代表受邀參加。
我校學生社團自強社成立于2006年5月18日。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開展勤工助學活動,幫助貧困生解決生活困難為宗旨,以積極實踐,服務同學為宗旨;以鍛煉成才,扶貧濟困為己任。在為貧困生提供發(fā)展舞臺的同時,積極回報學校和社會。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得到了社會和廣大師生的好評。
在綠之光王曉明老師和CUPF工作人員蘭珍華等人的積極籌備下,培訓活動在八點準時開幕。在簡短的開幕式之后,培訓會就進入了正題,培訓師楊波介紹了緊湊的課程安排和該天課程的主要內容。該課程的特色之一就是“參與式教學”,在培訓師的帶領下,學員們從理論的高度了解了與自己密切相關的志愿者、志愿服務、志愿者精神、做志愿者的動機、志愿者服務的意義等的知識,對自己開展的志愿者工作在角度和高度上有了全新的認識。另外,針對大學生公益類社團發(fā)展的現(xiàn)狀特別是存在的問題,培訓課程著重培養(yǎng)社團領袖對志愿項目的管理能力,這也是此次培訓的主要內容。從參與培訓的學員反饋來看,該培訓不僅能夠加強各個高校公益性社團的聯(lián)系,而且也為社團的發(fā)展提供了切實的指導和直接的幫助,我校學員帶去的項目管理等方面的問題被當堂解決,我校學員們大有豁然開朗之感。
風華正茂的年青人在哪兒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學員們的積極參與,踴躍發(fā)言和大膽提問始中貫穿整個過程,并一次次地把培訓課程推向高潮。在“綠睛靈”、“綠行者”、“3加3團隊”、“神八”、“明鏡”紀檢組這些富含創(chuàng)意的的臨時團隊中,團員們通過各種形式的分工和協(xié)作,充分展示了當代大學生公益社團領袖開闊的視野、開拓創(chuàng)新的非凡勇氣和獻身公益事業(yè)的強烈社會責任感。
通過課堂提供的交流與學習機會,這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相見恨晚,不少人在半天下來就已經成為知無不言的朋友,紛紛表示這只是一個開始,以后更要加強聯(lián)系,相互合作,共同促進大學生公益事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