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至14日,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六屆四次理事會暨紀念改革開放30年商業發展論壇在北京紫玉飯店舉行,副校長李朝鮮教授同來自全國20多個省份的商經學會理事及代表參加了論壇。中國商經學會會長張世堯,第十一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商務部原部長助理黃海,中國商經學會特邀顧問高滌陳研究員,中國商經學會常務副會長王晉卿教授,中國商經學會副會長、秘書長鄧冶平,中國市場學會副會長郭冬樂等160多人參加論壇。此次論壇由北京工商大學、首都經貿大學與中國商業經濟學會聯合主辦,首都經貿大學經濟學院、首都流通業研究基地承辦。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王晉卿在會上作了工作報告,總結了2008年中國商業經濟學會開展的主要工作,如舉辦“中國商業改革開放三十年”系列活動,圍繞加快發展服務業,進一步促進流通現代化為主題,開展區域經濟理論研討活動,出版專著《綠色商業發展戰略研究》等,并對學會2009年的工作擬定計劃。中國商業經濟學學術委員會主任郭冬樂在會上宣布了參加“中國商業改革開放三十年”征文活動的獲獎名單,其中一等獎1篇,二等獎6篇,三等獎8篇,優秀獎10篇。
黃海做了商業改革開放30年的主題發言,他認為,中國商業的改革開放始于十一屆三中全會,大體走過了“先農村后城市”、“先零售后批發”、“先消費后生產資料”、“先國內放開后引進外資”的路徑。黃海特別提到了幾大標志性事件:20世紀80年代的“三多一少”、90年代的商業開放,確定“五三一工程”以及近10年來全國流通工作會議,用外貿發展基金支持“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城鄉市場信息系統”等內貿重點工程。
中國社科院財貿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荊林波教授就“全球金融海嘯對經濟的影響”做了主題發言。高滌陳、徐從才、馬龍龍等專家學者先后發言,就我國商業改革開放30年中,流通業的改革的發展、農村流通體制、糧食流通體制、品牌發展、商業業態等主題進行了交流。我校洪濤教授作為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秘書長就“農產品協議流通、流通產業的理論問題”作了大會發言。
李朝鮮副校長作了論壇小結,并簡要介紹了我校發展情況,表示今后我校將一如既往的全力支持中國商業經濟學會的各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