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6日,衛生部等6部局頒發《含庫拉索蘆薈凝膠食品標識規定》。我校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國家輕工業蘆薈制品質量監督監測中心副主任趙華應邀接受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采訪,就有關蘆薈的種類、開發利用現狀、對其認識的誤區、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并強調指出,衛生部等6部局的文件對蘆薈行業是利好的消息,突破了長期以來蘆薈難以進入食品領域的瓶頸,無論是蘆薈食品還是化妝品,只要其符合相關的品控和標識規定,消費者就可放心使用。
新聞已于2009年2月26日在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全球資訊榜》播出,并對我校在蘆薈應用研究中所做工作進行了肯定。
背景資料:
蘆薈是一種百合科草本植物,具有 “神奇的功效”。蘆薈約有300余種,應用和研究較多的主要有庫拉索蘆薈、木立蘆薈、華蘆薈和開普蘆薈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將蘆薈描述為百合科植物庫拉索蘆薈或其他同屬近緣植物葉的汁液濃縮干燥物,多作為藥物使用。而我們通常所說蘆薈是指其新鮮葉片及其制品,二者有著本質區別。
以往蘆薈要進入食品領域,需要進行安全毒理學評價,納入新資源食品管理范疇,或進一步進行功能性評價后,納入保健食品管理范疇。這對企業既是重復投入,也增加了負擔。2007年,在科技部農村中心的大力推動下,國家疾控中心對庫拉索蘆薈凝膠(即葉肉部分)進行了系統的安全毒理學評價,以此為基礎,衛生部于2008年5月26日發布公告(12號),批準庫拉索蘆薈凝膠為新資源食品,并對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規格等進行了規范,這意味著食品企業無論是酸奶、果凍還是飲料、罐頭,只要所使用的庫拉索蘆薈凝膠原料符合相關規定,即可市場準入。
2009年2月6日,衛生部等6部局頒發《含庫拉索蘆薈凝膠食品標識規定》是對2008年12號公告的細化和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