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學校科技處正式接到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批準通知書》,我校三項目被列為2009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給予資助,他們分別為:高麗華老師的主持的“多金屬氧酸鹽基非線性光學材料的研究”、郭培源老師主持的“豬肉無損檢測技術研究”以及劉曉雪老師主持的“北京市中小企業的集群發展及產業管理研究”。
多金屬氧酸鹽基非線性光學材料的研究
項目負責人:高麗華
項目簡介:
非線性光學材料在光通訊、電光器件、激光掃描和信息存儲等高科技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該項目致力于設計合成一系列具有不同結構和組成的多金屬氧酸鹽基非線性光學材料,通過現代分析技術研究材料的組成、形貌和性質。系統研究材料中有機組分烷基鏈長、頭基的變化以及共軛體系的大小和多金屬氧酸鹽的組成和結構的變化對材料的非線性光學性質的影響規律。此項研究結果可為新型非線性光學材料的研究提供基礎的實驗數據。
高麗華老師
豬肉無損檢測技術研究
項目負責人:郭培源
項目簡介:
目前,國內外肉類新鮮度檢測均采用生物化學方法,檢測時間長,需要復雜昂貴設備來完成,不能快速實時檢測。隨著光電信息技術發展,將氣味可視化技術、激光顯微探測技術及神經網絡模式識別技術應用于肉類食品安全檢測,能實時快速檢測出外在品質特征及內在物理結構特征。具有相當大的理論研究價值及應用價值。
研究意義在于,其一,通過采用光電敏化劑技術對豬肉外在品質特征及內在物理結構特征信息探測,研究非相干微量參數的多數據融合檢測方法。其二,研究具有高速并行推理機制的數據融合。研究方法對肉類品質無損檢測具有較大的科學研究意義。
此項研究內容的技術創新,對保障肉類在運輸、倉儲及加工、銷售等物流過程食品安全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應用前景廣泛。
郭培源老師在指導學生
北京市中小企業的集群發展及產業管理研究
項目負責人:劉曉雪
項目簡介:
該項目應用中小企業集群識別技術,總結北京市中小企業集群發展的基本情況和主要問題;并且,運用成分法和AHP等方法構建中小企業集群競爭力指標體系,并以北京重要行業的若干中小企業集群為研究對象對集群的競爭力進行分析、排序,得出北京中小企業集群競爭力的行業特性??紤]到集群競爭力并非靜態的概念,而是處于動態變動中,僅進行靜態的分析是不足的,因此在靜態分析的基礎上結合集群動態演變模型,分析北京市中小企業集群發展的適用條件和約束機制。最后在把握現狀、行業特性和約束機制的基礎上,提出創新機制與產業管理措施、促進北京中小企業集群發展的對策建議。項目對于提高北京經濟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劉曉雪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