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孫家躍教授的一項科研成果 “稀土光致顯色包裝印刷防偽標識材料制備技術” 獲2008年中國包裝總公司科學技術一等獎,并被中國包裝總公司提名推薦申報200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目成果屬輕工業科學技術包裝印刷材料與防偽標識領域,曾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和北京市教委科技發展計劃重點項目等資助。
該項目設計合成了紫外-紅外光分別作激發源,研發了基于稀土離子f-f與f-d電子躍遷熒光光譜技術集成的光致發光與顯色材料、摻雜稀土氧化物光干涉膜層的多種色對隨角異色光變顏料,實現了彩色隱形圖文顯像回歸或顏色隨視角動態漂移;防偽材料色變豐富,防偽標識難以仿制。開發了多種防偽油墨、光變塑料和發光涂料等二級產品,并將多項發光與顯色技術進行集成創新,廣泛應用于包裝印刷制品、證件、票證、商標等公眾防偽或專家防偽,技術壁壘邃密性強,具有獨占性,不易被仿造。
成果獲發明專利授權4項,公開4項,具有獨立的自主知識產權。發表學術論文28篇,SCI收錄12篇、EI收錄11篇。項目分別通過了教育部、中國包裝總公司科技成果鑒定,項目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項目培養了博士、碩士研究生30余人,還培訓了大批企業專業技術人才。
該項目解決了材料的發光強度、色相域寬、顏色可調性、色相動態漂移顯著性和紅外上轉換材料發光效率等關鍵技術難題;在材料的制備方法、多干涉層微觀模型的建立和發光防偽技術集成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技術突破。項目成果已在衡水立車集團武強熒光粉廠、汕頭市龍華珠光顏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成功推廣,應用領域廣泛。主要性能指標超過國外同類產品,可替代進口,并形成了國際市場競爭優勢。項目消化企業的年新增利潤和年出口創匯等經濟指標與經濟效益顯著。項目技術含量高,創新性突出,其成果對包裝產品的防偽,保護名優產品知識產權,保證食品、藥品安全,維護制造商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對新材料、包裝防偽行業科技進步具有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