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剛下課。我們見面時她沒有化妝,齊耳短發顯得利落干練。采訪開始前她先是在那個每張桌上都放著電腦的看起來有點擁擠的辦公室里為我們找了一個舒服的聊天位置,然后面帶笑容輕輕地坐下來,很好奇似的等著我的提問。和藹、親切、端莊是我對她的第一印象。她是我校外語學院的王秀貞老師——一個主要研究英美文學的傳道授業解惑者。
Do my best to help them
王老師是1998年到我校任教的,在學校的十一年中,她擔任過98級2班的班主任,現任06級2班班主任。說起當班主任的經歷,王老師告訴我,當班主任是挺不容易的,必須更多的去了解和關心學生的事情。特別是到了大三的時候,同學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是考研、出國還是畢業時直接找工作?這時候,他們最需要的是一個“過來人”給他們一些建議和指導,王老師充當的就是這個領路人,她希望盡自己所能幫助學生走出迷茫和困惑。
王老師坦言,自己在大學的時候對教聽力的王麗老師印象很深,她會教給學生一些學習英語的方法和技巧,對那些農村來的聽力、口語不好的孩子也總是很有耐心,正是老師的關懷讓他們找到了自信,取得了進步。提到自己當年的老師時,王老師感慨頗多,“不知道王老師還在不在山師了……”王麗老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影響著她,她相信“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教學十余年,令王老師比較頭痛的是英語專業的孩子絕大部分都是調劑過來的,每年都有很多學生在用學“數學”的方法學習英語。“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只有盡我所能,希望能幫到他們。”王老師頗顯無奈地說。
Education is what is left after you have forgotten what has been taught
有人說“教育,不僅僅是教書,更是育人”,在王老師看來,教書固然重要,但能從骨子里影響、甚至改變一個人才是更重要的。“英語里有句話:Education is what is left after you have forgotten what has been taught. 就是說,你教給一個人的知識,可能會被忘記;但你對他在思想、做人、做事等方面的影響,則會伴他一生。”王老師告訴我,她最希望自己可以給學生帶來學習英語的方法和積極、快樂的人生態度。
言傳不如身教,王老師最初走上講臺時還有些緊張,有時甚至會一緊張就忘記自己要講什么了,但出現這種情況時,她會很坦誠地跟大家說:I’m sorry. I can’t remember it. 然后自己回去把問題查清楚了再告訴同學。日常教學中,她用點點滴滴的小事給同學們做出表率:對人要坦誠,做事要認真。
在王老師的理念中,一個人的成就不在于他做出了多么驚人的事業,關鍵在于他是否真的在不斷的成長。“每一個學生都是我的驕傲,他們都長大了,有的還有了自己的孩子。”王老師陷入了回憶,看到自己的學生健康地成長起來她感到很欣慰。
Not only should the teacher be a good cooperator, a patient listener, but also a sincere appreciator and a director and a promoter of the students in their study as well. (教師不僅僅應是平等的合作者和謙虛的傾聽者,而且應是真誠的賞識者、幫助者和引導者,同時也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王老師做到了。
英語之美:Perfect
“干一行愛一行”,王老師不但在教學上盡心盡力,而且對自己的研究領域英美文學也是相當上心。她喜歡優秀的經典著作,“如果有薩翁的戲劇在京演出,我會特興奮地去看,有時候會覺得他們的語言簡直太美了”王老師笑著說。一些改編或重拍的電影,比如《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等,雖然不如舊版的有味道,但王老師也會去看——并不是去關注畫面的唯美,而是研讀現代文化背景下人們是用怎樣的語言來表達古老的意義的。只要跟英語有關的廣播、電視王老師都會很關注,包括一些選秀節目,有同學很好奇,看起來不是很“潮流”的王老師怎么會對選秀這種“非主流的文化”感興趣呢?王老師給出的答案是,自己在欣賞他們很地道的語言表達方式,那種語言的美簡直令人著迷!或許王老師眼中的英語語言之美和林語堂眼中中文的美一樣perfect吧。“讀英文時我會欣賞其語言的優美、文化的內涵。”王老師早已把自己的研究對象當成了藝術。
對譯著,王老師也有自己的看法,翻譯一部大部頭的書需要的不僅是很高的外語水平,還要有很高的駕馭中文的能力,這需要一種文化的積淀。王老師謙虛地說,自己之前的積累太少,還不敢嘗試翻譯大部頭的文學作品。“英文沒學透,中文也沒學好”,所以還需要不斷地學習。
“優秀的文學作品是可以跨越國界的;英美文化中也有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部分。比如professionalism.”在談到中外文化的交流時,王老師總結到。
采訪完王老師,我告訴她可能會把文章發表到校園網的“工商名師”欄目中,她拉著我說:“還名師呢,我只不過是眾多的普通老師中的一員而已!”我想,能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并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孜孜不倦的老師就一定是令我們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