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上午,為積極推動國家基金項目申報成功,經濟學院在阜成路校區召開了201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人員通氣會。會議由主管科研工作的李書友副院長主持,郭馨梅副院長、馬若微副院長出席了會議。盡管是周末休息時間,但集中參加通氣會的相關申報人員有近30人。目前,學院有意申報者達27人,選題涉及項目指南中的諸多領域。會議特別邀請2010年國家基金項目申報成功的本院人員前來參會,開展經驗交流活動,為提高本年度申報成功率提供建議和指導。
通氣會上,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主持人郭毅博士,曾主持完成國家自科基金項目、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胡俞越教授先后應邀向參會人員坦誠地分享其經驗,并提出中肯的建議。郭毅博士結合他的申報經歷,認為項目成員應當體現“立體化”,即在吸收本校科研力量的同時,要考慮適當引入校外人員,最好使項目組成員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相互映襯,形成交叉、互補的立體化美感,從而凸顯申報團隊的整體科研能力,無疑將對中標大有益處。他特別對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標書中的技術路線圖提出了注意事項,認為技術路線圖應當有別于項目研究內容,要體現出研究方法或途徑。胡俞越教授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起始之年,申報人要借助項目選題多、支持力度大的東風,抓住申報機會,并提出若干申報建議:申報時要注意跟著指南題目走,但又不要拘泥于原題,應將申報的題目更加具體化,“小”選題才會更有助于中標,可以考慮加一個副標題等;選題方面不妨獨辟蹊徑,充分發揮自身在某些領域可能具備的優勢,從而增加勝算;成員構成方面,要考慮吸納本校其他院系人員或其他高校、學術機構、部委的相關人員。
中標專家的成功經驗及其建議,使與會人員頗受啟發。各位老師分別匯報了自己擬申報的課題名稱、團隊人員構成、前期成果等。大家充分交換意見,熱烈討論了本年度的相關申報規定、標書范式。與會人員在選題、標書制作等方面達成了普遍共識,并初步協調了項目組成員的組建。
兩個多小時的通氣會內容豐富,氣氛活躍,互動有序,大家對項目申報的一些共性問題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實現了分析選題、解讀政策、交流思路、協調資源的會議預期目的。與會人員有信心在2010年成功申報6項國家基金項目、中標率高達33%的基礎上,很好地完成本年度的國家基金項目申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