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首頁» 新聞資訊» 綜合新聞

【校友風采錄】萬偉偉:學無止境的“碼字工人"

萬偉偉,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198211月出生于大山深處的昭君故里,2002年至2006年就讀于北京工商大學新聞系,20067月大學畢業后工作于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黨委宣傳部。長期從事高校理論教育、新聞宣傳工作,熟悉報紙、雜志、網絡媒體的采編流程和業務管理。近年來,先后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晨報》、《長白學刊》、《政工研究動態》、《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校報》等刊物發表各類新聞作品、理論文章500多篇,其中,5件作品獲北京“新聞獎”(高校新聞系列)一等獎,1件作品獲“中國高校好新聞獎”一等獎,1篇論文獲中直機關黨建研究會2009年度課題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曾被評為團中央直屬機關優秀共青團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優秀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

臨近入秋的北京,暑氣尚未褪去,陽光依舊十分灼人。813日下午2點,在北京工商大學阜成路校區西區門口,記者如約見到了采訪對象——萬偉偉。記者眼前的這位校友,儼然一位擁有儒雅氣質、書生氣息的80后青年。只見他一身正式的職業裝,手拿一打報紙,見到記者快步上前,親切地予以禮貌的問候。一見面,他就謙遜地對記者說:“采訪說不上,就算一次與學妹的交流吧。我不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沒有很多東西可以去寫,你應該去采訪那些故事多、有成就的校友。”在隨后的交談中,萬偉偉的言談低調、謙遜,但從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身上的穩重與踏實、進取與好學、熱情與自信。

未曾疏遠與文字的親近

在交談中,萬偉偉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對文字工作的熱愛,連他新浪微博的名字就是“碼字工人-神農氏”。他說,對文字,乃至文學的喜好一直自小學延續至今,并最終促使愛好與事業緊密結合。他從小就喜歡博覽群書,舞文弄墨,時有作文被當作范文被老師品讀一番。高考時,這個語文課上時常看小說的他考出了133分的高分,并以總分598分成為該縣文科狀元。填報志愿時,他毫無猶豫地選擇了清華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但無奈失之交臂。于是,選擇了北京工商大學的新聞學專業。從進入大學開始,他就始終堅信,“過硬的文字功底是文科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四年后的求職經歷證明,大學期間發表的一摞摞作品,正是他打動用人單位的閃光點,也是在眾多研究生中脫穎而出的資本。

“天天動筆,要保持與文字的親近感。”這是萬偉偉對他的學生記者常講的一句話。同樣,他也是這樣做的,是個名副其實的“碼字工人”。大學期間,他從未改變過對文字的熱愛,也從不浪費每一個錘煉文字功底的機會。他辦過文學社,當過院刊主編,在社會媒體也實習過,但最津津樂道的還是當年在我校黨委宣傳部校報記者團成長的日子。從大二偶然進入校報記者團到現在成為一名出色的校報編輯,他與高校校報已經打了8個年頭的交道。雖然在他的手上已經編輯出版了120多期校報,累計600多萬字,但如今說起校報工作,他依舊熱情不減。正是因為對校報情有獨鐘,對文字愛的深沉,他選擇校報工作作為事業的起點。

在萬偉偉看來,衡量文字功底的,不是華麗的詞藻、優美的語言,而是文字背后所反映的思考問題的深度、觀察事情的角度、運用文字的精度、知識積累的廣度。因此,他十分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和實踐經驗的積累。他說,作為一名學生,時刻不能迷失自己的方向是成才,時刻不能忘記自己的任務是學習,決不能因為實踐而放松課堂學習,也不能脫離實踐去死學理論。正是用這樣的標準要求自己,畢業時,萬偉偉收獲的不僅是成績績點接近4.0的優異成績和厚厚一疊紅艷艷的獲獎證書,更有在新聞實踐中錘煉出來的筆頭功夫。

因為心中始終懷著對文字的熱愛,在面臨職業選擇的時候,萬偉偉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去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做新聞宣傳工作。當時,他也同時面臨著去當公務員的機會。問及原因,他說:“進入中青院,是我一個無悔的正確抉擇。我喜歡與文字打交道;那里有寬廣的工作視野,有濃厚的學習氛圍,有鐘情的文字工作。在那里工作,我可以更好地充實自己,發展自己。”

踏入工作崗位的他,對新聞寫作的熱情更加濃厚。在中青院的新聞網上,可以看到1081篇他署名的新聞。在中青院的校報上,可以看到他的文字,無論是以實名刊登的文章,還是以筆名“微言”發表的評論,都留下了他駐足過的痕跡。他說,現在做的每一期報紙都收藏著,等到幾十年后再拿出來,回憶起自己年輕時曾走過的路,這將是一筆珍貴的人生財富。

正如萬偉偉的微博簽名所言,“方塊漢字洞察大千世界,尋常文章寫就世象萬態。”文字,在他的心中不是生硬的點橫筆畫,而是閃動著靈氣與智慧的汩汩泉水,其間有他的人生追求,有他的處世準則,有他的思想感悟。

不曾放松對學習的勁頭

兩個小時的暢談中,“學習”一詞是萬偉偉提得最多的。在記者面前,他毫不避諱自己的農村出身,也自豪地說,正是因為來自與神農架接壤的大山深處,他十分珍惜學習的機會,也格外在乎一點一滴的學習。他說:“人生就像堆金字塔,知識面越寬廣,塔基就越堅實,金字塔也就越牢固。”

可以說,在大學時代,萬偉偉就表現出好學、樂學、善學的韌勁與勁頭。說起自己“偷學”方正飛騰排版技術時,萬偉偉依舊記憶猶新。當時,他進入校報記者團時間不久,尚未接觸過飛騰排版軟件,專業學習也不要求學排版技術。但他抓住去印刷廠校對稿件的機會,見縫插針地向排版技術員請教學習。技術員操作時,他就在旁邊默默地看著,回來后又四處找書和軟件練習。后來,萬偉偉熟練地掌握方正飛騰排版技術,這讓他在編輯稿件、設計版面時更加得心應手。說到這里,萬偉偉表示,“人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而且在學習中要放低姿態,摒棄急功近利的想法,做到厚積而薄發,切問而近思。”

萬偉偉并沒有因為走上工作崗位而懈怠,放松學習的腳步。五年來,他始終堅持“干中學,學中干”的念頭,把每一次工作挑戰當作砥礪自己的磨刀石,把每一個全新領域當作提升自己的大課堂,迅速成長為部門乃至學校的業務骨干。工作中,萬偉偉不放棄每一個學習的機會,主動向同事學、同行學,甚至向年輕的學生學,做到干一行、鉆一行、專一行。工作之余,他擠出時間,大量涉獵哲學、教育學、政治學、傳播學、公共關系學、社會學、管理學、法學、經濟學、歷史學等領域的書籍。如今的他,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有著清晰的思考,對黨建理論研究、高校新聞宣傳工作、高等教育管理等有著自己的心得,對Adobe PhotoshopIIIustatorInDesign CS4等平面設計軟件運用自如。盡管如此,他還嫌不足,遺憾地說道,相比許多受過系統學術訓練的碩士生、博士生,自己本科的底子顯得十分單薄,難以適應未來工作和事業發展的需要。笨鳥只能先飛,出力才能長力。只有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才能有“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底氣與自信。

難以割舍對母校的感情

當與記者談到他對母校的寄語時,萬偉偉真誠地說:“我對母校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在工商大學這片校園里,沉淀了他的母校情、校友情、師生情、同窗情。這份濃厚的母校情并沒有因為他的畢業而結束,至今一直延續著。他說:“畢業多年,但天天去學校網站瀏覽新聞的習慣依然沒有改變;校園里的一草一木、一樓一園,依然是那么的熟悉和親切。很欣喜地看到這些年學校的發展越來越好,也很自豪學校有了第一位本土培養的院士。衷心祝愿母校早日實現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型發展的目標!愿藝術與傳媒學院發展越來越好!”

兩年多的校報記者經歷,讓他比許多同學更了解學校,也讓他比許多同學更眷念這所學校。在他的筆下,記錄下學校跨越發展的步履,也涌動著一個工商學子對學校深沉的熱愛。他是良鄉校區建設的見證者、記錄者,目睹了一個現代化校區的崛起;他是“十鄉百村千人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第一批參與者、記錄者,編導制作的《校旗飄在深山處》專題片和發表于《光明日報》的通訊《以課程化管理助推社會實踐》,為如今已成品牌的這一活動留下了歷史的注腳。

回憶起當年的大學時代,萬偉偉說,大學四年,種種經歷,他收獲的不光是經驗和能力,更多的是難能可貴的友情。“當時,大家在一起通宵達旦地采訪、寫稿,在一起群策群力地籌劃活動,不為名,不為利,只是單純地想要做好一件事。”如今,這些昔日的“戰友”雖然各奔東西,為事業而打拼,難得一見,但同窗情誼正在心中醞釀發酵,多年后打開就是一壇濃郁、醉人的酒。

臨近結束時,萬偉偉把一句話送給記者:“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長跑,不能計較一時得失,要立足于跑完全程來把握各個階段的快慢節奏。”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平和心態,他的身上才少了許多同齡人的浮躁。相信堅持“用心做事,踏實做人”本色的他,一定能夠收獲自己人生的精彩!

 

百家乐官网对子的玩法| 网上百家乐的打法| 如何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爱赢百家乐现金网| 康莱德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竞咪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沙龙百家乐娱乐场开户注册| 波胆| 百家乐官网赌博赌博网站| 赌场百家乐欺诈方法| bet365官网bet365gwylc| 足球.百家乐官网投注网出租 | 潘多拉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象山县| 百家乐官网筹码14克粘土| 博九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全讯网2| 百家乐官网真人秀| 澳门百家乐路子分析| 鼎龙国际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如何切牌好| 金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筠连县| 代理百家乐官网免费试玩| 百家乐游戏世界视频| 大发娱乐在线| 怎么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怎么找| 电玩城百家乐官网技巧| 百家乐棋| 大发888官方zhuce| 百家乐官网翻天粤语版| 网络百家乐赌博视频| 庄河市| 哪个百家乐投注平台信誉好| 明升国际娱乐 | 豪门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下载 df888| 奥斯卡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娱乐城注册lm0| 百家乐官网网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