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由教務處主辦、法學院承辦的“中韓法學本科教學深度課程改革研討會”在阜成路校區召開。
韓國慶熙大學崔晟煥教授、韓國太平洋律師事務所北京代表處律師權大植,教務處副處長周莉教授、法學院院長李仁玉教授、法學院副院長呂來明教授,法學本科教學深度課程改革項目組成員及各教研室骨干教師參加研討,法學院金秋副教授擔任翻譯。會議由法學院副院長謝安平主持。
在會議開幕式上,呂來明教授代表承辦方致歡迎辭,認為此次會議的召開將有助于推動法學院深度課程改革。周莉教授傳達了學校教學綜合改革大會主要精神,希望法學院貫徹落實好大會精神,大力推進本科教學課程深度改革試點。
開幕式后,與會人員就中韓兩國法學教育的課程設置、法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司法考試制度、“Law School”制度、法學教學課程的設置、法學畢業生的出路、中韓法學教學的異同等問題展開深入交流和熱烈討論。崔晟煥教授介紹了韓國法學本科教育課程體系、課程設置、教育模式等情況。權大植律師介紹了韓國司法制度、司法考試制度及本科生實習、就業等情況。副院長謝安平介紹了法學院本科教學深度改革進展情況。他表示,法學院將借鑒韓國法學教育教學經驗,統籌謀劃、有序推進教學深度改革。
經過富有成效的研討后,法學院院長李仁玉教授作總結講話。他表示,中韓兩國法學教育的一致目標是培養法律人才,這也是學校深化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同屬于東亞文化系統的韓國的法學教育成功做法是深化教學改革的寶貴經驗。李仁玉教授說,法學教學是多層次的,中國法學教育的現狀決定了我國從外國經驗中借鑒的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將長期并存。法學院法律人才培養的思想核心是“立足本位,借助優勢,強化特色”,法律專業畢業生的出路決定了應培養以訴訟為主的傳統法律人才和服務企業的優秀法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