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若琪,來自注會091班,2011年國家獎學金的獲得者,曾獲優秀學生獎學金一等獎、校三好學生;在“新生杯”辯論賽中獲得亞軍,同時被評為“單場最佳辯手”。作為入黨積極分子,她積極參加黨校培訓,并獲得“優秀黨校學員”的光榮稱號。今年暑假,她還作為學生代表赴英國牛津大學交流學習,其實踐報告被評為“優秀實踐報告”。
溫文爾雅卻又十分健談,這是向若琪留給大多數人的印象。當記者問起獲得國家獎學金有什么感觸時,她說:“當得知自己獲得國獎的時候,心里并沒有什么太大的起伏,因為我一直以來都不是在刻意地追求什么,而是覺得只要功夫下到了,成功便會水到渠成。”
自主學習 不放松
說起學習向若琪表示,大學的學習和高中的學習有很大區別,有許多知識需要自學,所以自主學習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她還告訴記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分數也遠遠不是她衡量自己的標準,她更看重的是自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以及在實戰中的運用。她認為,學習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把功夫下在平時,不放松對課堂的利用,提高學習效率,注重知識的積累與反饋,成績自然不會太差。
“不是說非得爭得第一,只是說有過一次當第一的經歷后,你便不再忍心放棄優秀的機會。”這是向若琪對自己的描述。在她看來,只要有能力贏得第一次的榮譽,就不該放棄,就要更加自信,并且好好努力。即使失敗,也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繼續奮斗,不自怨自艾。
實踐積累 不虛度
在談到自己的專業時,向若琪說:“當初選擇這個專業時,還有些迷茫。因為不清楚這個專業到底學些什么,以后能干些什么。好在家里有親戚從事相關方面的工作,于是對此有了進一步了解。等來到大學后,我也更加明白了,學習最重要的是不抱怨、不虛度,只有認清自己的位置,充分利用有限的學習資源,注重實踐與積累,才是對自己真正的幫助。”
“在實踐中進步,在奮斗中成長”是向若琪非常喜歡的一句話。進入大學以來,她不僅抓緊專業課的學習,還參加了許多校園活動。辯論賽、商院文藝晚會、校慶志愿者服務、科技立項等活動中,都能看見她忙碌的身影。
當問起會不會因為這些活動而影響學習時,她微笑著說:“我從來不是一個死讀書的人,豐富的課余活動是我生活中最好的調劑品。只要安排好時間、注重效率,積極參加課余活動也是一種很好的自我提升。”
今年暑假,她代表我校赴英國牛津大學交流學習,在為期半個月的實踐活動中,與英國當地的學生、老師進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工作習慣,以及許多本土文化。“很感謝這次實踐活動,它開闊了我的視野,令我感受了異國風情,也更加堅定了我學好英語培養國際化視野的決心。與此同時,我覺得在有機會的情況下,還是要出去多走走、多看看,領略一下不同的文化,這些會帶給我們許多新的思考。”她如是說。
堅定目標 不動搖
在過去兩年的學習生活中,向若琪始終以“在實踐中進步,在奮斗中成長”這句話激勵著自己,堅持每天去圖書館,無論是看課本還是看課外書。問起原因,她答道:“我喜歡那個地方,因為它可以讓我安靜地思考、默默地付出、執著地堅持。”
從一開始對專業選擇的迷茫,到現在慶幸自己選擇了會計;從一開始苦惱于財務會計的借貸平衡,到現在把管理會計和公司理財作為今后的就業方向,這些變化離不開對專業知識的進一步探求。為了讓自己在財會領域游刃有余,向若琪堅持閱讀有關的期刊雜志,以及老師推薦的參考書目。此外,她還會閱讀一些英文原版教材,來擴充自己的專業知識。
經過深入地思考與不斷地權衡,她將自己未來的方向定為出國留學。為此,她積極參加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BEC考試(劍橋商務英語資格考試)、GMAT考試(經企管理研究生入學考試),以及大學生英語競賽,都分別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當然,在這其中也遇到了許多困難,備考過程的痛苦讓我一度想放棄,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態,堅定目標不動搖,然后繼續奮斗。自己選擇的道路,絕不能輕易放棄,我需要給自己一個交代。”她補充到。
這就是向若琪,一個“在實踐中進步,在奮斗中成長”的女孩。正如她在總結中寫的:“回顧大一、大二的學習生活,有挫折、有成功、有感悟、有成長,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如何從容的面對一切失敗與收獲,懂得了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中無限的提升。我會繼續懷著感恩、堅韌的心走好人生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