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輪選拔,我校2011年教學優秀獎評比終于揭曉。在眾多的獲獎名師中,梁珣是其中唯一一名來自藝術類專業的教師,在此次評比中榮獲二等獎。很難想象眼前這位身材高挑、長發披肩的老師已經從事了29年的教師工作。談起在教學中獲得的最大收獲和感受,梁珣斜倚在熟悉的講臺上,想了想說,她的最大感受是“享受講課帶來的愉悅”。
把課堂作為人生舞臺
“有人把教師在課堂上講課比作演員在舞臺上表演,原來不敢茍同,但細想起來也不無道理。”梁珣說,“一個好的演員應該具備三點:首先,真情投入、認真演繹,這反映演員的職業道德;其次,精湛的演技,體現了演員的專業水準;再次,要有生活體驗、有積累,這樣才能讓角色更加真實可信,有“厚度”。這三點都可以體現在教學中——真情投入,就是要熱愛自己的教師職業;演技精湛,就是要有扎實的專業修養;另外,還要能夠以身作則,給予學生生活上的幫助和啟迪。”
這個由三尺講臺搭成的舞臺構成了梁珣將近30年來佇足最多的地方,陪伴著她從二十出頭到如今的年過半百,青絲開始變作白發,卻不改初衷。最重要的就是梁珣總是很盡責地“演出”,總是很享受講課這個過程帶來的愉悅。她說:“近年來,不少優秀的影視演員回歸舞臺,為什么?因為劇場演出與觀眾面對面,有交流、有反饋,演員和觀眾能產生共鳴,這對演員是種享受,是吸引。從這一角度上說,教師與演員的確有共通之處,我自己隨著教書年頭的增多,越來越享受課堂上與學生間你來我往的互動,享受上課帶來的愉悅。但是,與表演不同的是,演員在舞臺上演繹的是不同人的人生,而教師無論你上哪門課,講臺上演繹的永遠是我們自己。因此,課堂是教師人生的舞臺。”
享受,卻不代表輕松。談到教育教學經驗,梁珣首先想到的卻是“不容易”這三個字。她總結道:第一, 再有水平的人,如果講課不賣力,不尊重學生,學生也不會歡迎,這說明要當一個好老師,就要有良好的師德、師風,要為人師表;第二,博士不一定就能講好課,大學老師不一定能教好小學,這說明當一個好老師,講課要有藝術性、針對性,要因材施教,要講究教學法;第三,毫無疑問,一個小學老師絕對是教不了大學的,這說明,一個好的大學老師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實踐應用的體會,就是要有積淀。
為學生搭建更大平臺
事實上,梁珣在教學上的成果與收獲不僅僅體現在課堂教育中,多年來,她在教育教學改革上也不斷探索,積累下了豐碩成果。針對工業設計專業的特點,梁珣意識到,僅依靠課堂教學還不夠,必須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才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因此,梁珣一直積極開拓,在課堂外為學生搭建更多更好的教學平臺,創新性地引入了“三真一模擬”的實踐教學方法,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近三年來,梁珣主持完成的教改項目有:北京市專項資金建設項目“CAID工業設計數字化設計制作實驗室”的建設;北京市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完善實踐教學創新體系,加強復合性應用型工業設計人才培養”、我校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復合性應用型工業設計人才培養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與實踐”的教學研究工作;還主持開展了北京市高等學校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建設項目工作。三年來,梁珣還發表了“‘三真一模擬’的實踐教學新模式探索”等教改論文4篇,“基于多科型大學工業設計實踐教學體系研究”一文獲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論文三等獎。
在教育教學方面,梁珣曾于2008年獲學校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教育創新工程優秀成果二等獎;2009年獲學校本科教學優秀獎。由梁珣指導的學生畢業設計還曾被評為我校2008、2010、2011年度優秀畢業論文,入選參加教育部工業設計專業指導委員會主辦的“全國高等學校工業設計專業優秀畢業設計展”,分別獲優秀獎、二等獎,并獲優秀指導教師稱號。此外,2008年完成學校宣傳部課題“融職業教育于專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2009年獲學校就業工作貢獻獎。
今年剛剛步入“知天命”之年的梁珣老師坦言,至今還是最愛教學,最愛學生。對于此次獲獎,梁珣說:“首先當然要感謝各位領導、專家、同行們的認可與鼓勵,這是對我今后工作的激勵與鞭策;要感謝我的家人的容忍與支持,使我能在教師的崗位上一干這么多年”;但她最想感謝的還是所有教過的學生,她說:“是你們成就了我人生的舞臺,我的生活因你們而充實,生命因你們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