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29日,致知學堂第二講、第三講在良鄉主校區開講。北方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主任、人民網“慕課法學院”顧問李肖,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專家李志強分別以《資政育人,鑒往知來——黨史學習教育縱橫談》和《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歷史進程》為主題進行講座。
李肖以《資政育人,鑒往知來》為題,對學習黨史的必要性和學習黨史的方法進行講述。他表示,學習黨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沒有共產黨戰勝不了的困難,沒有共產黨擺脫不了的危機,沒有共產黨戰勝不了的敵人。李肖談到,學習黨史的目的與意義在于“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對今天的路線和政策有更好的認識”“創造些新的東西”。他引用古今中外的例子,深度論述了學習黨史的方法,還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中提出的“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關鍵問題,為同學們進行了詳細精彩地深度講解。
李志強以《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歷史進程》為題,通過辨析德法兼治的概念,解讀德法兼治的歷史歷程,向同學們闡述了德法兼治的必然性以及德法兼治的實質效果。他表示,“德法兼治”早在建國前就存在,是我國歷史上重要的治國理政經驗。他談到,法律是準繩,任何時候都要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在談到法律領域的動機和效果時,他談到,法律雖然不是通過動機來判刑,但對于動機的分析,卻需要高度的智慧和充分的經驗。在這一點上,法理的分析以及法律的適用很值得倫理學去借鑒。李志強教授還從中國古代思想家對于“德、法”概念的解釋出發,進一步剖析了“德法兼治”存在的合理性與必要性,最后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案例,生動形象地解開了種種關于德法兼治的誤區,使同學們有所悟、有所思,與會師生皆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