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預警救濟專家委員會4月形勢會商”在我校阜成路校區舉行。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劉敏華出席會議并致辭。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貿易處葉全寶處長、鄧冠聰博士以及來自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央財經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出席會議并進行國際農產品市場價格和貿易形勢的觀點交流。我校科研院社科處副處長張浩、經濟學院劉曉雪副教授、貿經系副主任吳優、學報編輯部王沈南、圖書館滕蔓參加了本次會議。經濟學院副院長張偉主持了第一階段的會議。
劉敏華代表學校對各位領導和專家的蒞臨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這次會商是在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致力于開局之年“開門紅”之際舉行的,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首先是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強。國際農產品市場價格和貿易形勢監測預警以及月度形勢會商,對于科學防范、評估和應對不確定性加大的多重風險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健全“農業強國”戰略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風險預警機制。學校特別是經濟學院有一批學者深耕農產品市場價格和貿易的研究,服務國家部委決策咨詢,報告獲得國家和部委領導批示,在學術研究方面,發表了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學術論文,主持了一批國家重點、重大項目,獲得不少省部級及以上獎項。此外,學校連續舉辦10多年“糧食安全高端論壇”和8屆“貿易強國論壇”,北京工商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也在積極服務國家和京津冀經濟社會發展,在新時代鄉村振興和農業強國建設的征程上,學校始終胸懷“國之大者”,致力經世濟民,建言獻策、以研資政,服務國家和首都高質量發展。
葉全寶感謝北京工商大學對本次會議的重視和支持,介紹了農業貿易預警救濟專家委員會自2021年啟動以來取得的重要進展,通過打造高水平農業貿易預警救濟專家團隊,在糧棉油糖肉乳等領域形成了“月度形勢分析報告+月度會商+春季報告+秋季報告+應急專題報告”的工作機制。2022年秋季報告在上海虹橋“進博會”上發布,2023年春季報告通過“國際農產品市場與貿易論壇(2023春季)”發布,加強了國際農產品的信息互通共享,有助于科學合理引導市場預期。北京工商大學農產品市場和貿易方面的研究工作,很多方面與此高度相關,未來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貿易處和北京工商大學尤其是經濟學院之間可進一步增進成果交流、多方加強合作。
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鄉村研究中心的翟世賢博士(專家委員會稻米首席專家翟超的團隊成員),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杰出學者計劃”青年學者B崗的唐建軍,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專家委員會大豆首席專家楊海成,我校經濟學院副教授、專家委員會食糖首席專家劉曉雪,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國際情報研究室主任、專家委員會豬肉首席專家張學彪,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動物食物與營養政策中心主任、研究員、專家委員會乳制品首席專家程廣燕,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于愛芝教授的團隊成員王長梅先后分享了國際稻米、玉米、大豆、食糖、豬肉、乳制品、禽肉禽蛋等市場價格與貿易形勢的核心觀點,并指出各品種當前亟需關注的風險點。
通過此次會議,學校相關研究團隊將進一步發揮農產品市場和貿易方面高校的獨特人才聚集、科研成果富集、多學科交叉的優勢,積極融入國家農業強國戰略、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工作,加快成果轉化,為確保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高水平農業對外開放、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方面,繼續貢獻“北工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