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本科教學改革,繼續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3+1”實踐教學活動,10月20日,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張秀芬院長、王魯娜副院長和學院教師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堂的部分學生近100人,前往平谷區大華山鎮掛甲峪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師生們參觀了掛甲峪村的村史館和農家旅游小院,體驗了新農村建設帶給該村及其居民的深刻而又實惠的變化。這些實惠變化表現在一排排整齊劃一而又現代設備“包裝”的農家小院里,表現在掛甲峪村村民平淡而又幸福的日常生活中,表現在該村村民洋溢著自豪的眼神和燦爛的笑容里,表現在該村生產發展、人民生活富裕以及生態良好的和諧并進中。
此次社會實踐是對師生們的一次生動的教育。師生們紛紛表示:掛甲峪村的成就是全國新農村建設成就的一個典型縮影,是科學發展觀在新農村的具體實踐,是黨的好政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成果。師生們也切身體會到,建設新農村建設,需要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和一個好的帶頭人;需要從本地實際出發,走合適的發展道路;需要抓住發展重點,確定主攻方向;需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切實提升村民的生活質量,并保護好自然環境。掛甲峪村做了艱難、可貴而又成功的探索,其經驗具有很重要的示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