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加強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7月8日至13日,由學校工會與人事處共同組織,以學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張德玉為領隊,工會常務副主席田宏為團長、人事處副處長楊立功為副團長,青年教師為主體的2013年青年教師暑期社會實踐考察團一行38人,開赴祖國的“石油之城”——大慶,開展了以“感受大慶精神,體驗艱苦奮斗,推進教改創新,弘揚師德師風” 為主題的第八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在大慶,考察團先后參觀了油田歷史陳列館、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和大慶博物館。參觀期間,一件件珍貴的主題藏品,為大家生動而詳實地展示了新中國石油工人“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鐵人”王進喜用身體攪拌水泥,制服井噴的永恒瞬間,讓所有老師們感動。“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干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等鐵人語錄則讓大家深受震撼。老師們重溫了石油英雄的感人事跡和豪言壯語,紛紛表示要學鐵人、做鐵人,將愛國奉獻、忘我拼搏、艱苦奮斗的鐵人精神融入到自己今后的工作中。
離開大慶,考察團一行來到齊齊哈爾大學交流調研。考察團受到齊大校領導班子和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的熱情接待。在齊大校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的陪同下,考察團參觀了齊大校史館、學校東、中、西校區校園和環湖景觀。在調研參觀中,張德玉副書記指出,學校堅持每年組織青年教師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目的就是為了給青年教師迅速成長搭建一個平臺,使青年教師深入了解國情、社情,學習兄弟院校的成功經驗,增進彼此間的了解和友誼,進而在學校事業發展中更好地發揮作用。
考察團還參觀考察了位于小興安嶺南緣的引龍河農場。農場采用現代化管理方法、機械化耕作技術,并有配套完善的工作、生活設施,讓大家親身感受到了改革開放以來黑龍江農墾區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年的“北大荒”,已經成為祖國美麗富饒的大糧倉,人民安居樂業的沃野。
此次實踐活動的一個突出特色就是在行車途中開設“流動課堂”。來自教學一線的實踐團員每人10分鐘課堂教學即興演示,教務處處長魏中龍教授對每位教師的即興授課進行一對一點評。他對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和業務素養給予肯定,指出“流動課堂”所展示出的授課方式和教學特色,將為進一步促進學校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在不同專業學生中生動有效地普及非本專業知識開了一個好頭。
此次社會實踐還參觀了被譽為鳥和水禽的“天然樂園”的扎龍國家自然保護區,考察了有“天然火山博物館”和“打開的火山教課書”美譽的五大連池黑龍山,以及目前我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紅松原始森林帶-五營國家森林公園。途中,看到一片片幅員遼闊的美麗景象,大家在車上自發地高唱起《在希望的田野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歌曲,振奮人心。由于此次考察行程中車程較長,旅途間隙,在體藝部老師的帶領下,成員們還集體在空地練習瑜珈伸展動作,放松身心,感受戶外和大自然的魅力。
為保障此次考察團的順利開展,出發前,校工會將團員們分成四個行政小組,并設置了安保組、組織組、宣傳組和主題活動組以確保活動效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考察的各項任務圓滿完成。團員們紛紛表示,要把參加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的巨大收獲帶回到各自的工作中去。學習和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王進喜精神,牢記使命與責任,愛崗敬業,為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創造新的成績,為首都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