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決策部署,落實教育部“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要求,5月30日下午,校黨委副書記宋曉欣率設計與藝術學院師生代表赴徐悲鴻紀念館開展訪企拓崗專項活動。
座談會上,徐悲鴻紀念館黨支部書記王紅英系統介紹了紀念館的歷史沿革、發展現狀以及在藝術教育、文化傳承方面的資源優勢。她特別回顧了近三年來館校合作取得的顯著成果,高度評價了北京工商大學學生在參與紀念館展覽創新、文創設計等項目中展現的創造活力。王紅英表示,期待未來與高校師生攜手,共同拓展科研合作新領域,豐富展館文創空間形態,打造更具多元性和吸引力的文化體驗平臺。
徐悲鴻紀念館館長徐慶平講話。徐慶平談到,徐悲鴻紀念館不僅肩負著保存、研究、展示大師藝術成就的重任,更承擔著推動藝術傳承、服務社會美育、培養藝術新苗的社會責任。期待通過與北工商的緊密合作,共同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為國家和社會輸送更多兼具藝術素養、創新能力和家國情懷的優秀設計人才,以實際行動踐行文化傳承使命,服務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宋曉欣在發言中重點闡述了館校共建的戰略意義。她回顧了自2022年雙方開展共建以來,在藝術教育、文化傳承、美育實踐、學生實習就業等領域的深入合作與豐碩成果。宋曉欣強調,學校將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發揮特色學科優勢,積極對接紀念館發展需求,為學校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注入動能,同時也為徐悲鴻紀念館的創新發展提供智力與人才支撐。她提出,雙方應努力實現“黨建工作與美育浸潤同向發力,藝術傳承與時代創新交融共生,專業學習與人文素養相得益彰,文化傳播與社會服務互促共進”的多維發展目標。
隨后,雙方圍繞館校深度合作的實施路徑、資源共享機制等核心議題展開了務實高效的研討交流,為后續共建奠定了堅實基礎。王海偉與王紅英共同簽署館校共建合作協議。宋曉欣與王紅英共同為“館校融合實踐基地”揭牌。
活動期間,調研一行實地參觀了徐悲鴻紀念館常設展覽及正在展出的“北京工商大學師生設計作品展”。通過沉浸式觀展,大家全面了解了徐悲鴻先生光輝的藝術生涯與故居風貌,深刻感悟了其繪畫作品的深厚內涵與時代意義。
未來,雙方將依托共建平臺,在黨建聯學共建、高水平科研項目合作、創新型人才培養、學生實習實踐與就業創業等多個領域持續深化合作。雙方將積極探索“校館共建”創新模式,努力將合作成果轉化為推動首都文化產業繁榮的新動能,共同譜寫館校協同育人與文化傳承創新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