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譚向勇做了題為《改革創新,科學發展——扎實推進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建設》的報告。報告從學校總體發展目標、學科建設、教學工作、科研工作、服務工作、師資隊伍建設、校園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文化建設等九個方面對學校的歷史、現狀和未來構想作了具體而生動的闡述。他指出,近年來,學校以建設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為發展目標,切實加強以食品和商科為特色的學科建設,扎實推進本科教學綜合改革,科研水平顯著提升,學校的轉型發展正初見成效。譚校長對新教職工提出希望和要求:新進教師要從教師的三大任務出發,一要做好教學工作,“講好一門課,會講兩門課”;二要做好科研,選準科研方向,加入團隊,融入團隊;三要積極承擔校內外社會工作,要“會說話、會寫字、會做事”。管理人員要增強服務意識,細致工作,加強精細化管理,打造合理、節約、高效的管理模式。
副校長謝志華從哲學的角度闡釋了他對教育本質的全新認識。他指出,教育是“發現世界、表達世界、創新世界”,其本質不是為了教會學生掌握已有的書本知識,而是透過對知識的學習,學會認知知識背后所反映的世界,進而去表達世界和創造世界。教師的作用應是知識的傳遞者、學生的引路人、創新的助推器。因此,教師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自身素養:一要努力培養情商、智商、體商和靈商,增強認知能力。二要加強母語學習,用通俗語言來表達專業知識。三要注重學術科研的實用性,以造福世界為目的。四要凝練學科方向,做到有所不為,而后有所為。
熊璋、藺桂瑞等校外專家分別從如何提高教師的自身修養和綜合素質、如何提升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專業水平等方面給予新教職工有針對性的指導。培訓還請了社科和自科基金申報方面的專家做了申報技巧的報告。
張曉堂處長介紹了學校師資隊伍現狀、相關人事制度和人事處工作職責及分工情況。楊有紅處長介紹了學校近三年的科研業績和現有的科研管理制度。魏中龍處長介紹了學校本科教學綜合改革情況。陳軻處長介紹了學校財務工作制度以及相關工作流程。報告為新教職工盡快熟悉學校各方面工作和進入角色提供了幫助。
學校優秀教學獎一等獎獲得者曹顯兵
隨后,新教職工圍繞如何將個人職業規劃與學校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緊密結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大學教師或管理人員等內容展開了熱烈討論,各小組組長做了總結發言。他們認為,此次培訓收獲頗豐,一是培訓的各項安排都很貼心,使他們感受到學校的關心和溫暖,找到了歸屬感和認同感,能夠幫助他們盡快實現角色轉變,融入學校;二是使他們對學校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和了解,能夠更快更好地將個人職業發展與學校發展的總體目標契合,對學校和個人的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三是使他們對教育工作者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地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們將會用“愛心、耐心、責任心”來“愛崗、愛校、愛學生”。
副校長孫寶國院士在結業式上做了總結講話。他指出,學校近年來的人才引進工作很有成效,為學校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人才隊伍建設基礎。新教職工是影響學校未來發展的主要成員,希望大家立足工商干事業,實現工商大學夢,進而圓自己的人生夢。只要堅持不懈努力做,肯定會干出一番大事業。他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新教職工提出三點希望:第一,要全身心為學生服務。熱愛學生,甘于奉獻,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同時要努力提升個人素養,發展自己,做好職業規劃。第二,做人做事要講究務實。正確處理名利關系,踏實工作,不為小利,顧全大局。做學問要實事求是,避免學術腐敗和弄虛作假。第三,要清正廉潔。正確對待責任、義務和權利,從小事做起,防微杜漸,以身作責。用人格的力量去引導和感染學生,努力使自己早日成為我校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骨干力量和中堅。
近幾年來,學校對教職工的培訓非常重視,尤其是對新教職工崗前培訓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培訓效果顯著。員工培訓作為構建規范化、制度化管理的長效機制已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