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為深入貫徹落實學校本科教學改革相關精神,探索課外延續教學的新形式,拓寬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有效載體,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組織開展了“思政課”課外延續教學系列實踐活動。
4月12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組織近100余名學生赴保定冉莊地道戰紀念館和直隸總督署博物館,開展主題為“銘記歷史,共筑中國夢”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冉莊地道戰展廳、地道遺址、地下作戰設施以及直隸總督署博物館,老師們結合各部分的參觀內容開展了現場教學。
4月16日,《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教研室組織150余名大一學生前往“中國地熱第一村”——南宮村實踐基地,開展“體驗循環經濟、感悟生態文明”主題實踐活動。學生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分組參觀了南宮之路展、地熱科普展、南宮溫室植物館。參觀過程中,同學們不僅對生物的多樣性驚奇贊嘆,同時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發展生態文明、構建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5月7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研室組織110名學生到北京市東南郊的“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留民營開展主題為“體驗生態農業、感悟美麗鄉村”的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在交流報告大廳觀看了留民營生態農業發展的視頻介紹,了解了該村連續舉辦了近30年的千人餃子宴活動,參觀了沼氣發酵及循環利用設備,對留民營村的生態農業及循環經濟發展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5月7日和14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研室組織400余名學生赴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參觀、學習,開展以“追尋人類足跡、探究歷史之謎”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博物館講解員的帶領下,師生們共參觀了7個展廳、14個主要文物遺址保護點。同學們仔細聆聽解說,并積極提問,參與互動環節。參觀結束后,實踐團老師還與周口店文化遺產保護研究辦公室主任進行了交流,雙方一致希望以后繼續深化合作。
實踐活動結束后,參與社會實踐的學生將在老師前期布置的調研任務基礎上,圍繞相關教學內容完成社會實踐調研報告,優秀報告將進行課堂展示,以啟發更多學生對相關理論與現實問題的關注和思考。老師們表示將繼續總結經驗,不斷完善,進一步推動“思政課”本科教學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