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6月14日下午,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務處、學生處及校團委聯合舉辦了以“學思踐悟二十大 逐夢建功新征程”為主題的大學生講思政課決賽。校團委書記付仕倫、教務處副處長張敏、學生處副處長蓋曉慶,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魯娜、副書記樊江濤、副院長姚洪越和江燕出席本次大賽,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思政課教師和來自各學院的近百名學生代表參加大賽并擔任評委。大賽由青年教師劉丹丹主持。
張敏、蓋曉慶分別致開幕辭。兩位領導高度評價了大學生講思政課活動,肯定了大學生講思政課比賽對思政課教育的重要作用。張敏表示,大學生講思政課活動已經成為我校展現思政課改革創新重要成果、在實踐中強化理論教學效果、發揮實踐育人功能成效的一個品牌活動。教育部即將舉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領航計劃”系列主題活動,此次賽事也是給市賽、國賽選拔優秀作品。教學改革一直在路上,以賽促學、教賽雙促,從教向學的轉變,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是我們舉辦賽事活動追求的目標。衷心祝愿本次大賽圓滿成功!蓋曉慶談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黨的創新理論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主渠道、主陣地。大學生講思政課,是延續思政課堂、提高思政課有效性、針對性的創新之舉;是展示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和青春風采的有效途徑。她用“三個贊”分別對指導教師、學生代表和學生團隊進行充分的肯定。預祝參賽學生取得好成績,在未來學習生活中遇到更好的自己。
來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思想道德與法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五門思政課必修課程選拔出的15支決賽參賽隊伍以“學思踐悟二十大,逐夢建功新征程”為主題開展講課比賽。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決賽作品為《命運共同,天下一家》《余村不“愚” 美麗轉型》《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作品圍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小康社會奔向共同富裕來展開,展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奮斗歷程。
(圖為作品《命運共同,天下一家》的展示,主講人:董樑)
(圖為作品《余村不“愚” 美麗轉型》作品的展示,主講人:李萬林)
(圖為作品《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作品展示,主講人:賈喆)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決賽作品為《堅定理想信念,大步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讓改革創新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傳承革命道德,破除利益羈絆》。作品從理想信念、改革創新精神和革命道德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青年成長及價值觀塑造等方面進行深度闡釋。
(圖為《堅定理想信念,大步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品展示,主講人:張天浩)
(圖為《讓改革創新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作品展示,主講人:王然)
(圖為《傳承革命道德,破除利益羈絆》作品展示,主講人:周景怡)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決賽作品為《“小”辣條成長記里的“大”民生——中國改革開放側記》《賡續百年青春,逐夢時代偉業》《賡續長征精神,踐行初心使命》。作品著眼于百年的歷史發展變遷,闡釋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講述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圖為《“小”辣條成長記里的“大”民生——中國改革開放側記》作品展示,
主講人:石翹楚、劉莙、呂文琦、沈心悅、孫依然)
(圖為《賡續百年青春,筑夢時代偉業》作品展示,主講人:王騰)
(圖為《賡續長征精神,踐行初心使命》作品展示,主講人:單曦)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決賽作品為《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科技興國青年當 國之使命鐵肩扛》《新時代·新教育·新征程》。作品立足于新時代,踐行中國式現代化的歷程中來講述青年的使命與擔當。
(圖為《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作品展示,主講人:沈玉瑩)
(圖為《科技興國青年當,國之使命鐵肩扛》作品展示,主講人:袁思涵)
(圖為《新時代·新教育·新征程》作品展示,主講人:王晶)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決賽作品為《刀刃向內,強黨不敗》《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不斷實現共同富裕》《以青春之我,揚國潮之光》。同學們從理論與現實的角度對社會發展進行繪聲繪色的講授,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還運用了人物訪談的形式增加授課的趣味性和生動性。
(圖為《刀刃向內,強黨不敗》作品展示,主講人:徐睿)
(圖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不斷實現共同富裕》作品展示,主講人:陸誠銘)
(圖為《以青春之我,揚國潮之光》作品展示,主講人:張昕)
比賽過程中參賽選手們繪聲繪色、聲情并茂,呈現了異彩紛呈的決賽現場,同時同學們還采用了多視角、多方式的展示形式,充分體現了新時代大學生的青春風采和新穎創意。15支參賽團隊從多維度展示了對思政課的理解,他們精彩的演繹、細膩的講解和嚴謹的論證獲得了在場師生的一致好評。
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魯娜教授進行大賽總結。大學生講思政課活動的開展既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思政課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也有益于提升教師授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這項活動從大學生的視角出發,使用大學生語言來呈現大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深度參與思政課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對于本次比賽活動,王院長用“有理論、有闡釋、有生動的表達、有良好的教態、有價值的傳達”高度肯定了同學們的現場,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激發學生思想治政教育的自省,促進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構建全員育人的思政共同體協同,未來能夠呈現更好的思政教育成果。
經過激烈角逐,《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等五部作品獲得一等獎;《余村不“愚” 美麗轉型》等五部作品獲得二等獎;《命運共同,天下一家》等五部作品獲得三等獎。
本次大賽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和理論素養,展現了當代大學生黨史教育與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激發大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真正學思踐悟二十大,逐夢建功新征程。
附:獲獎作品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