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各方推薦,學校認定,現將我校2014年十大新聞發布如下:(以主體新聞發生時間為序)
1.
本科教育教學工作取得新成績,學校首次發布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3月,學校新增商務英語本科專業,本科專業總數達到49個。學校繼續多舉措推進本科教學綜合改革,設立31項本科教學綜合改革示范課程和9個改革示范專業建設項目,切實提升專業、課程建設與人才培養質量;繼續開展本科教學優秀獎評選,新增微課評選環節。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入選國家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拔尖創新型農林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保險學(第五版)》、《自動控制理論(第4版)》入選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另有四項教材選題入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本科規劃教材立項。
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大學生創業創新能力逐步增強。10月,我校5個學生創業團隊獲評“北京地區高校大學生創業優秀團隊”,學校入選“北京地區高校示范性創業中心建設高校”。12月底,學校首次發布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2.
國際化辦學水平進一步提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取得新進展
5
月,我校首次承辦國際會議——“21世紀的國際商務與中國的復興”,共有來自15個國家的200余位專家參加會議。9月,我校與愛爾蘭考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國際)專業的本科教育合作項目獲教育部批準,與愛爾蘭考克大學聯合培養的應用統計學(風險和精算)(國際)專業第一批學生入學。
9
月,我校首次招收外國留學生攻讀博士學位。11月,經教育部批準,我校成為承擔來華留學生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培養任務院校。目前我校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語言生和普通進修生均已有外國留學生。
3.
校級領導班子調整充實,學校籌備召開第二次黨代會
7
月1日,譚向勇教授任我校黨委書記,9月2日,孫寶國院士任我校校長。鄭文紅和邱曉平同志先后任職學校副校長、紀委書記。
學校啟動召開第二次黨代會的籌備工作。10月14日起,學校各黨總支、機關黨委、直屬黨支部相繼召開黨員大會,共選舉產生學校第二次黨代會代表136名,推薦產生學校第二屆黨委委員和第二屆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候選人。在黨委統一領導下,全校上下正在回顧總結看成績,展望未來再發力,喜迎第二屆黨代會。
4.
首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科研工作邁上新臺階
7
月,學校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1項,其中謝志華教授任首席專家的“國家治理視角下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研究”項目、李朝鮮教授任首席專家的“糧食安全目標下市場起決定作用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研究”項目是我校首次獲批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本年度學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3項,獲批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5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26項,其中,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數量位居市屬高校第一。
我校入選首批“全國蘆薈產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蘆薈原料高效安全生產技術集成與示范”國家星火計劃項目順利通過驗收。學校共有4項科研成果獲北京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田紅玉教授為第一完成人的《重要食品香料綠色制備技術》研究項目榮獲教育部2013年度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食品科學技術學報》再次榮獲“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獎”。《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科版)》首獲全國高校精品社科期刊。
5.
食品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成立,學科建設躍上新高度
9
月,學校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授牌設立,為我校的人才儲備、人才引進、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學校新增新聞與傳播、翻譯和食品工程(工程碩士)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學科布局更合理,學科特色更突出。
應用化學、計算機應用技術、應用經濟學、產業經濟學、民商法學、材料加工工程、環境工程、食品科學、會計學、企業管理等10個北京市重點學科順利通過北京市驗收,其中應用化學、計算機應用技術2個學科評為優秀。學校學科建設躍上新高度。按教育部要求,啟動學科授權點自評估工作,全方位推進研究生質量保障體系建設。
6.
師資隊伍水平進一步提升,多名教師獲得市級表彰
9
月10日,學校召開教師節表彰會。本年度李秀婷榮獲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曹顯兵榮獲首都勞動獎章,曹雁平、張繼德榮獲北京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楊益民獲評北京市教學名師,王魯娜、陳曉白榮獲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呂素香、徐虹等6人獲評北京高校優秀德育工作者,尹航、張悅、徐亮獲評北京高校優秀輔導員,學校團委和經濟學院獲評北京高校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我校雙聘院士龐國芳榮獲國際分析科學最高獎——哈維·威利獎,這是此獎項設立以來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學者。學校專任教師隊伍中博士已達60%。18名英語教師參加了在牛津大學舉辦的培訓班。
7.
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理論學習謀劃發展推動工作
11
月,學校制定《北京工商大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施方案》。
11
月26日,學校召開“十鄉百村千人行”暑期社會實踐十周年紀念大會。10年來,5000余名大學生走進房山區24所中小學支教
,3萬余名中小學生受益。在北京高校“踐行核心價值觀永葆黨員先進性”
紅色“1+1”示范活動評選中,
經濟學院
學生第一黨支部再次榮獲一等獎。
11
月28日至30日,學校召開中層干部和理論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學校領導班子和中層干部、教授、系主任等270余人,共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謀劃學校近中期發展戰略,扎實推進各項工作。會議特邀三位專家作專題報告,黨委書記譚向勇和校長孫寶國發表講話,9位學院或部門負責人分別就有關工作做了發言。會議起到了加強學習、謀劃發展、推進工作的積極作用。
學校《在職黨員牽手社區,搭建為民服務新平臺》項目榮獲北京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優秀成果三等獎和創新成果獎。經濟學院、圖書館分工會獲評北京市先進職工小家。學校參與承辦2014書香中國暨北京閱讀季啟動儀式群眾詩文朗誦會,舉辦教職工“美文共賞”經典詩文朗誦會。
8.
首次舉行集中式期中考試,多舉措加強學風教風和校風建設
11
月22日、23日,學校首次組織集中式期中考試,以期進一步加強考試管理,促進學風教風和校風建設。全體2014級學生和部分2013級學生參加了在學校文體館舉行的集中考試。考試組織良好,進展順利,受到大多數師生的歡迎,既有力地促使學生重視考試,加強學習,也為以后開展集中式考試積累了經驗。
學校堅持以育人為中心,努力服務學生發展需要。開展新生引航工程,舉辦考研輔導,深化學業輔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級各類學科、文藝和體育比賽,取得優異成績。509人獲評單科學習優秀獎,862人獲評競賽優勝單項獎。學校首次評選“學業百佳”。
9.
扎實創建“平安校園”,保障師生安全,服務學校發展
12
月16日,北京市“平安校園”創建工作檢查驗收專家組蒞臨我校開展為期一天的檢查驗收,聽取學校創建工作匯報、查閱支撐材料、召開座談會、走訪學院、實地查看、觀察校園突發事件演練和應急管理桌面推演。檢查驗收組認為,北京工商大學黨委和行政高度重視安全穩定工作和“平安校園”創建工作,宣傳發動深入,基礎工作扎實,師生員工共建共享,六大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維護安全穩定的能力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持續的安全穩定為學校轉型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10.
進一步加強基礎和基本建設工程,服務保障能力持續提升
學校積極推進良鄉二期工程建設,完成7項前期手續辦理和工程地質勘察、規劃設計方案及單體初步設計工作,二期工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先后對化工樓地下室、外事樓、耕耘樓配樓及院士研究基地、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實施改造工程,學生公寓開始安裝空調,良鄉校醫院投入使用,進一步改善了兩校區教學、科研、辦公和生活條件。建成“學生創新創業基地”。
學校協同辦公系統、無線網絡安全認證系統初步完成,校園網絡建設大幅提速,資產管理工作規范有序,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進一步提升。學校已在除港澳臺地區的國內各省市自治區建立了校友組織。《北京工商大學年鑒(2012卷)》榮獲“北京年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