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我校舉辦2021-2022學年“校長獎學金”評審會,學生處負責人、各學院黨委副書記及學生代表參加評審。
由于北京目前疫情形勢嚴峻,根據學校疫情防控相關要求,此次評審會采用線上、兩校區同步組織的形式。21位“校長獎學金”候選人錄制自我展示視頻,通過騰訊會議線上展示,教師和學生評委分別在良鄉校區和阜成路校區評審打分。
現場個人視頻展示時間為4分鐘,來自14個學院的21位“校長獎學金”候選人按照會前抽簽順序依次播放。評委們結合候選人申報類別資料和視頻內容,對21位候選人進行評分,按照教師評委占70%,學生評委占20%,網絡宣傳占10%加權作為候選人的最終得分。在德育發展、學業發展、學術競賽、體育藝術、勞動教育(志愿服務)五個類別中分別按照3:3:2:1:1評選出10位候選人成為2021-2022學年“校長獎學金”獲得者。
最終產生的推薦獲得者中,黨員比例100%,全部擔任學校、學院學生工作骨干、全部獲得國家級、市級獎勵,4人參與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重大任務和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志愿工作,9人保研至中國科學院大學、山東大學、天津大學、中央財經大學、華北電力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其中生態環境學院李其潤曾任學院青志協會長,累計績點4.17,績點、綜測連續三年位列專業第一;共發表4篇SCI論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環科領域Top 期刊《Chemosphere》(JCRQ1)發表SCI 論文1 篇,另與導師聯合發表SCI 論文3 篇(本人為二作或三作)。人工智能學院李博雅學年績點4.32,學業排名和綜合測評均位列專業第一,曾獲中國電信獎學金,獲得多項省部級以上學科競賽獎項,主持一項國家級大創項目,已保送至電子科技大學;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任務志愿服務,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志愿服務時長達500小時以上,樂于奉獻、不求回報。
學生處處長呂良祝賀參與“校長獎學金”評選的候選人在德育、學業、科研競賽、體藝、志愿服務活動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他表示,學校設立“校長獎學金”就是要讓其成為燎原的火種、榜樣的力量、前行的動力。希望同學們以榜樣為引領,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上積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通過腳踏實地,超越自己,不斷在德育發展、學業科研、學科競賽、體育藝術、勞動教育(志愿服務)中,經風雨、見世面,真刀真槍錘煉能力,以過硬本領展現作為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和使命。他結合北京市疫情形勢,著重向同學們解讀了學校疫情防控政策,希望同學們提高思想認識,遵守疫情防控管理規定,嚴格履行“四方責任”中的個人責任,做好個人防護,樹立底線意識,維護好我們美好校園的安全穩定。
“校長獎學金”設立于2017年,是我校本科生獎勵的最高榮譽,用于表彰在德育發展、學業發展、學術競賽、體育藝術、勞動教育(志愿服務)“五育”方面表現特別突出的學生,每學年共評選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