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良鄉、阜成路兩校區本科教學主教學樓教三樓、文二樓74間智慧教室改造完畢,截止目前學校共建成智慧教室112間,實現了全部本科公共教室智慧化,打造了“直錄直播、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智能育人環境。
暑期,教務處全力推進學校十大重點工作任務。作為我校地標性建筑的良鄉文二樓由教務處牽頭制定改造方案,聘請知名設計師進行整體效果設計,校園建設處完成土建裝修施工。改造后的文二樓從基礎設施條件改善、設備設施更換到文化內涵傳遞都引起了師生積極反響。
本次改造時間緊,任務重,專業交叉多,施工難度大。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教務處統籌疫情防控、協調施工設備,兩手抓、兩不誤。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正確領導下,在校園建設處、計劃財務處、招標與采購辦公室、國有資產管理處、信息網絡中心、公共事務處、保衛處、審計處、學校辦公室、宣傳部等各部門的鼎力支持下,歷時2個月實施完成,經受住了9月17日全國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的考驗,并順利于9月19日開始線下授課。聚焦國家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學校數字化改革的關鍵一步穩穩落地。
精心謀劃籌備,秉承“智教融合”的建設理念。教育信息化作為新時代教育教學改革重要的引擎和驅動力,已經成為影響教育現代化進程的關鍵環節和核心要素,我校作為教育部確立的首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之一,積極謀劃、主動進取、銳意創新,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建設了智慧校園新空間,打造了數字校園新體系,營造了智慧教育新生態。項目啟動之前,教務處實地調研了全國45所高校、32家企業的智慧教學建設情況,積累了豐富的建設經驗;收回智慧教室調研問卷1502份,充分了解師生需求;專業機構到場測試聲場,保證授課音響效果最佳;精細測算不同課程需要的教室功能及數量,根據教師實際需求及學科特色設計教室類型;按照我校排課及考試要求的座位數量設計桌椅排布方式,兼顧教學功能性與學生舒適度。本著智能又實用、全面又精細、便捷又舒適、人文又個性、高顏又暖心的總體設計理念進行教室建設,以真正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落到實處。
挖掘文化內涵,突出“工商融合”的設計思路。本次設計學習空間類型因更加豐富、靈活、多元,空間界面、靈活家具、設備設施的緊密結合設計,將發揮傳統教學所無法替代的功能與體驗。設計語言汲取學校校徽中的折線設計理念,結合工商首字母“G”與“S”的形式,在室內設計界面進行細化與升華,營造具有北工商校園特色文化的空間環境。空間色彩體系上呼應本校作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發展目標,以學校標準色為基礎,結合各學科標志色融合設計,突出鮮明的校園文化特征及多元化的學科特色。
文二樓二、三層的精品教室以木色為主題色,并在家具上點綴樓層主題色,使教室內與公共空間呼應結合。四層的特色學科教室則按照各學科院色區分,使學生對所在的學習環境及學科專業產生歸屬感。四層新工科階梯教室則采用食品與健康學院綠色;新商科階梯教室的主題色采用商學院的紅色;藝術類階梯教室主題色采用傳媒與設計學院的藍色。
按需設計功能,打造“智能簡約”的教室環境。智慧教室在功能設計方面,突出功能全面、重點突出、人性便捷,每間教室均具備的、與教師使用相關的通用功能點共計176個,可實現集中控制、智能運行、數字擴聲、信息發布、自主錄播、多模顯示、便捷書寫、投屏互動等。此外,分為11種類型智慧教室,分別為:常規教學通用教室、靈活分組互動教室、自助精品錄播教室、虛擬仿真實訓教室、功能復用語言教室、全景沉浸多模教室、金課攝制專業教室、學科特色個性教室、未來學習探索教室、創新研討小型教室、泛在學習研討空間。不用種類的智慧教室在通用功能的基礎上,增加了針對個性化教學需求的特色功能,包括:分組互動、精品錄制、虛擬仿真、遠程互動、語言學習、學科實踐、數據輔助等多種個性化功能。智慧教室整體功能全面,但又層次分明、重點突出,容易學習、方便操作,給教師帶來一種豐富又易懂、智能又便捷、簡約又不簡單的教學體驗。
同時,每間教室共有20大子系統相互支撐、共同保障、有序運行,分別是:集中管控系統、音頻擴聲系統、多屏分組系統、信息交互系統、智能考勤系統、直播錄播系統、遠程交互系統、物聯管控系統、多維顯示系統、課堂互動系統、靈活書寫系統、無線投屏系統、智慧運維系統、虛擬仿真系統、監控屏蔽系統、虛擬演播系統、混合教學系統、廣播巡考系統、語言訓練系統、人體工學桌椅。
想師生之所想,融入“溫馨人文”的設計細節。除考慮豐富簡約的教室功能之外,學校從廣大師生的授課、學習角度出發,想師生之所想,急師生之所需,在實現教室智能化的同時,融入了114個“人性化設計”。這些人性化設計在燈光、中控、書寫、顯示、錄播、擴聲、裝修、運維、家具中均有所體現。
新建智慧教室登錄騰訊便可調用教室內攝像頭,跟蹤教師走動位置,便于線上學生觀看教師授課、板書及互動,實現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提供了大屏、記憶黑板、電子白板、玻璃白板、實物展臺等多種書寫方式,每間教室黑板多層可推拉,大大增加了書寫面積,實現了自由自主、隨心便捷的書寫模式;考慮到大教室幕布遮擋黑板的情形,中控面板首頁設置了一鍵幕布升降功能,教師可隨手調整幕布升降,免去了遮擋困擾;設置多種擴聲模式,“一師一麥”、“一室一麥”,輔助吊麥,手持買和吊麥在不同區域講話自動切換,教師即使未攜帶任何擴聲設備,也不用擔心授課擴聲問題;電子時鐘雙面顯示,無論教師還是學生微微抬頭便可輕松觀看時間;教室內教師機顯示器采用大屏超薄配置,可觸控、可書寫,自帶隱藏式攝像頭,360度可旋轉,便利教師教學;教室內使用U盤錄制的課堂實錄,下課拔走即帶走,無需手動下載;教師講臺可升降,配有無塵膜衣粉筆、硬質粉筆、軟質粉筆、噴水板擦、干濕兩用板擦、電子教鞭、眼鏡收納,講臺邊配有水杯托、衣帽鉤,學生桌椅也配有桌斗,方便師生放置個人物品。類似的人性化設計細節還有很多,教務處始終秉持教學服務沒有止境的理念,用心設計和處理每一處細節,也將在后續教學過程中不斷聽取師生的使用意見反饋,積累完善,精益求精。
本次智慧教室建設,處處著力體現匠心獨運的創新內涵和溫暖貼心的服務保障。邀請國內知名設計師對室內空間環境進行方案設計并總體把關,加上高質量、高標準的施工,保障建成效果;采用一流的設備設施,產品選擇從師生使用實際出發,兼顧全面與個性,功能豐富而精細,運行穩定、品樣俱佳;周到的人性化設計,立足讓師生感受到這不僅僅是間教室還是溫馨的教師之家、知識殿堂;將技術與未來數字教育接軌,打造了未來學習探索教室,先行先試,銳意探索。
新學期新氣象,走進課堂,朗朗讀書聲,聲聲入耳;學習知識,諄諄教誨意,字字入心;塑造品格,歲歲尋真理,浸潤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