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學校2023年輔導員系列培訓正式開講,學校黨委李中奇副書記出席會議。研工部部長何猛、學生處副處長蓋曉慶、許峰,各學院副書記、輔導員參會培訓會,會議由學生處處長呂良主持。
李中奇為輔導員系列培訓作動員講話。李中奇從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內涵、實現路徑、工作標準,即怎么看、怎么干、怎么干好三個層面對輔導員工作開展提出要求。他指出,要深刻領會新時代賦予“輔導員”三個字的核心內涵,要充分認識新征程賦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位和坐標,要充分認識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要充分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本質要求,要將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時刻謹記于心;要堅持系統觀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工作理念,推動“一二十二”的工作格局融入日常工作和校園生活,將學生工作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李中奇強調,學工隊伍要在學校全面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新征程上,深入思考如何培養高水平創新型人才,通過不斷思考、實踐,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特色發展的新模式。
呂良介紹了輔導員隊伍2023年系列培訓計劃,輔導員隊伍建設作為學校十大年度重點任務之一對全體輔導員來說使命艱巨、責任重大。本年度系列培訓計劃的整體思路是圍繞專題、固定時間、分層分類、兩校區兼顧、集中學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共分為實踐工坊、成長沙龍、精進論壇三類,主要內容分別針對業務技能、經驗分享和高端引領,對標的是輔導員的職業性、專業性和專家化的發展要求。通過分層分類的培訓,目的就是提升隊伍整體素質,促進隊伍全鏈條、全方位發展。
本次培訓為輔導員隊伍學術與科研能力提升專題,分別邀請馬克思主義學院趙春麗教授、校團委趙曉萌、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輔導員曹菲、計算機學院輔導員趙麗紅為大家帶來了不同層面的交流分享。
趙春麗教授以《高校輔導員成功申報課題的“三力”與“三氣”》為題,從學校發展與輔導員個人發展兩個角度,解讀了輔導員如何從工作的日常實際、大學生的思想與生活動態以及校園內的各類現象提出問題、凝練問題、產生選題,同時,她還為輔導員詳細解讀了課題申報書各部分填報的注意事項等,為輔導員從科學研究角度看待工作、理解工作提供了思路、開闊了視野。
校團委趙曉萌老師以《輔導員參與“挑戰杯”等學科競賽的方法路徑》為題,為輔導員介紹了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指征——“挑戰杯”賽事的基本情況,以及輔導員如何指導、融入參賽團隊,能夠為團隊提供的資源和在其中所能發揮的作用等。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輔導員曹菲副教授做了《學術論文投稿、發表體會》的專題講座,她為輔導員總結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意識、學術意義以及如何高效選擇期刊、落筆寫作、投稿發表等。
計算機學院輔導員趙麗紅老師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心得與體會,她提醒輔導員要有自己專注的研究領域,并深耕其中,同時要時間的投入與平衡,通過科研不斷向下扎根,為學生提供更多養分。
人工智能學院李文靜表示,通過此次成長沙龍培訓,我對課題申報書的撰寫、論文的投稿注意事項以及輔導員老師參加“挑戰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四位專家的精彩授課,為我們如何做好課題、寫好高水平論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使我們在今后的學術研究中少走彎路。未來將會以各位前輩為榜樣,堅持科研的初心與信念,繼續努力,責任在肩,使命光榮!經濟學院張旭吟談到,這次培訓,收獲頗豐,開拓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提升了理念,使我得以跳出崗位視野,從更高層面、更廣闊視角看待學生工作。子曰“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今后我將以成為一名有政治高度、歷史厚度、教育溫度、哲學深度的輔導員而繼續努力。商學院郭馨遠表示,此次培訓讓我深刻意識到,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除了應該不斷精進自己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還必須將個人發展與學校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目標相結合,開啟新征程、勇擔新使命。法學院王安瀾談到,感謝并珍惜學校提供了這種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培訓,我熱愛我的工作,向優秀的同事看齊,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這次培訓讓我有了更清晰的自我規劃,讓我面對學生更有底氣、有方法,希望自己能成為學生可靠的良師益友。工保輔導員楊海燕表示,此次以課題申報、論文寫作及發表、學科競賽輔導為內容的成長沙龍不僅從共性上向我們傳授了實打實的經驗和方法,更在無形之中培養了我們的問題意識,即從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和各類現象入手,并結合理論熱點、創新方法和時代特色,將疑問轉變為可視化的選題。推廣開來,帶著問題開展工作也更有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學生思想動態,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提升輔導員工作的整體質量。
本年度學校針對輔導員隊伍建設出臺《北京工商大學關于進一步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的意見》,為隊伍下一步發展建設指明了方向,在開展專職輔導員招聘、進一步調整優化隊伍結構等舉措之外,輔導員隊伍也通過進一步調研實踐、培訓賦能等方式從內部提升整體素質,不斷提升視野和格局、能力和水平,建設一支創新型研究型隊伍,為推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