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首頁» 新聞資訊» 綜合新聞

我校舉辦“可持續信息鑒證:挑戰、創新與協同”研討會

6月28日,由北京工商大學注冊會計師行業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主辦的“可持續信息鑒證:挑戰、創新與協同” 研討會在京舉辦。本次論壇邀請來自行業協會、會計師事務所、咨詢服務機構、認證機構、企業、高校等單位的100余位專家代表,共同圍繞可持續信息鑒證的頂層設計、實施路徑與制度建設話題展開討論。論壇通過學說平臺同步直播,共計近15萬人次線上收看。會議開幕式由我校商學院教授、注冊會計師行業研究院院長,中國會計學會企業會計準則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原安永大中華區審計服務主管合伙人王鵬程主持。

開幕式上,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毛新述在致辭中對各位參會的專家和代表表示熱烈歡迎和感謝。毛新述深入剖析了可持續信息披露制度構建中的關鍵問題,強調從自愿披露轉向強制披露必須建立相應的監管配套機制。他指出,當前我國可持續信息鑒證領域存在三大制度性缺失:強制性鑒證要求缺位、統一技術標準空白以及規范化操作指引不足。因此,當前我國亟須構建系統性鑒證制度體系,涵蓋鑒證要求、范圍、主體、準則、監管及法律責任等。毛新述呼吁各界攜手,共同探討可持續信息鑒證的頂層設計、實施路徑與制度創新,為中國特色的可持續信息披露與鑒證體系注入新智慧。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副秘書長唐建華在致辭中強調注冊會計師在ESG鑒證領域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行業通過獨立鑒證服務有效保障了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的信息質量,為防范“漂綠”行為構筑了專業防線。2025年4月,財政部與生態環境部發布氣候準則征求意見稿,推動準則從宏觀框架走向具體議題,為可持續信息鑒證奠定基礎。在鑒證準則建設方面,中注協正積極推進以下工作:一是立足國際經驗,結合中國實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信息鑒證準則體系;二是緊密配合披露準則實施進程,科學安排鑒證準則發布時序;三是已完成《可持續鑒證業務一般要求準則》部委征求意見工作,即將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該準則作為基礎性規范,將明確鑒證業務的基本概念、總體要求和通用方法;四是正在制定《可持續信息鑒證業務獨立性準則》,系統規范鑒證人員的獨立性要求。這些舉措將有力推動我國可持續信息鑒證業務的規范化、專業化發展。

在主題演講環節,國際影響力估值基金會理事、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原理事、中國證監會原首席會計師張為國教授圍繞可持續發展行為、披露及鑒證的監管問題,進行初步觀察與思考,探討在復雜環境下監管機構如何平衡可持續信息鑒證統一要求與實際可行性。他指出,當前可持續發展監管面臨披露標準不一、鑒證能力不足、市場需求模糊等現實約束,相關監管機構需要審慎權衡咨詢指導、能力提升與鑒證要求三者之間的關系,深度思考推行可持續信息鑒證統一監管的制度設計。

中國會計學會副會長、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國家會計學院原院長黃世忠教授發表了題為“直面差異性,提高適配性——關于可持續信息鑒證業務準則的幾點思考”的主題演講。他系統分析了財務報表審計與可持續信息鑒證的異同,從目的一致性、信息關聯性等維度揭示了兩者的相似特征;從理論基礎、使用者需求、信息屬性和技術方法等層面闡釋了二者的本質差異。最后,他對可持續信息鑒證工作的推進,提出了“因應信息屬性差異,提出針對性要求”“規范價值鏈鑒證工作,明確協同要求”等十點建議。

財政部審計準則委員會委員、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委員會原主任委員、東北財經大學教授劉明輝發表了題為“可持續信息鑒證:分歧與選擇”的主題演講。劉明輝指出,在研究制定可持續信息鑒證政策和準則過程中,有關方面存在較大分歧,爭議的內容涉及可持續信息鑒證準則的地位、適用主體,鑒證業務類型與保證程度,鑒證主體、客體、內容、范圍、標準、要求、意見表達和利用專家工作,以及安全港規則、內部監督政策和推進策略等多個方面。他在系統梳理現有學術分歧的基礎上,對各方觀點進行了批判性評述,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建設性的觀點。

中國審計學會副會長、中國政府審計研究中心主任、西南財經大學蔡春教授指出,我國ESG審計鑒證行為主體現存注冊會計師審計和專業咨詢公司并行的“二元”格局。基于此,他提出ESG審計主體構建,一是要推動構建以審計機構為主的ESG審計鑒證行為主體;二是構建注冊會計師審計、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三位一體ESG審計鑒證組織體系;三是我國國家審計機關應成為ESG審計鑒證的重要推動力量,進而構建國家審計主導的ESG審計鑒證組織體系。

首屆可持續披露準則咨詢專家、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暨南大學沈洪濤教授系統梳理了CSR報告鑒證研究的發展脈絡和研究現狀,深入分析了CSR報告與ESG報告在內涵與外延上的關聯性與差異性。基于此,沈洪濤對當前ESG報告鑒證的實踐進展與學術研究進行了全面評述,并從以下維度提出未來研究方向:基于制度變遷理論構建分析框架、立足中國特殊情境提煉研究問題,以及采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論體系。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專業標準與技術指導部主任趙際喆基于中國可持續信息鑒證準則體系總體規劃和可持續信息鑒證業務基本準則(征求意見稿)動態及主要內容,提出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的問題。趙際喆指出,當前可持續信息鑒證業務發展面臨六大關鍵性制約因素:一是鑒證機構資質認定與能力建設問題;二是有限保證與合理保證的程度劃分標準;三是重要性水平的量化方法與判斷依據;四是集團企業及價值鏈信息的鑒證責任劃分;五是其他鑒證者與專家工作的利用規范;六是前瞻性信息與估計事項的量化方法。針對這些問題,趙際喆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為完善鑒證準則和實踐指引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在圓桌討論環節,與會專家圍繞可持續信息鑒證體系建設中的關鍵議題,與會計師事務所代表、專業鑒證機構負責人以及編制者代表進行了深入對話。三方代表分別從實務操作、專業服務及標準制定等維度,就鑒證業務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展開了建設性探討,為推動我國可持續信息鑒證體系的完善提供了多角度的專業見解。該環節由商學院院長何玉潤主持。

圓桌討論1——對話會計師事務所由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專業標準與技術指導部主任趙際喆先生主持,嘉賓包括安永大中華區可持續鑒證負責合伙人劉國華先生、德勤華永技術部合伙人楊梁女士、容誠可持續鑒證負責合伙人許欣欣女士、天健技術部合伙人沈穎玲女士、天職國際審計合伙人何航先生、以及普華永道可持續鑒證高級經理馬臻臻女士。本次討論聚焦可持續信息鑒證領域的六大核心議題:鑒證范圍(部分指標與全面報告)、保證程度(有限保證與合理保證)、會計師事務所角色定位、鑒證意見側重點(公允性與合規性)、國際準則本土化適用性以及機構能力建設。其核心觀點是,市場對部分關鍵指標鑒證存在現實需求,但全面鑒證更能提升報告整體公信力;當前以有限保證為主流,但需推動可量化指標向合理保證過渡;公允性鑒證面臨企業量化能力不足和核算標準缺失等現實障礙。ISSA 5000為中國準則制定提供基礎,但完全基于財報審計邏輯,存在“不適合、不到位”之處,因此應當結合國情,制定有針對性、甚至引領國際的鑒證指南。此外,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可持續鑒證的核心力量,應當通過“內外兼修”的方式持續提升專業能力:對內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在專業資格認證中嵌入可持續鑒證內容,建立持續教育機制,促進審計與咨詢團隊協同;對外構建跨領域協作網絡,與高校、科研機構及行業組織深化合作,共同提升可持續鑒證服務能力。

圓桌討論2——對話其他鑒證機構由中央財經大學可持續準則研究中心主任劉軼芳教授主持,嘉賓包括商道融綠董事長郭沛源先生、責任云評價院評價三所所長耿燕各女士、必維認證(北京)有限公司ESG中心負責人黃敏女士、中節能衡準科技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綠色金融部綠色評價中心主任趙佳佳女士、以及萊茵大中華區工業服務與信息安全、可持續發展部負責人張琨先生。討論圍繞鑒證主體的多元化和鑒證范圍與強制性兩個關鍵問題展開。在鑒證主體方面,與會專家達成共識,即可持續信息鑒證具有跨學科特性,需要多元主體共同參與。認證機構專家強調專業能力和獨立性是核心要素。咨詢機構則指出,非財務信息鑒證需要工程師、社會學家等多領域專家的專業判斷,并援引綠色債券核查的市場經驗佐證多元主體并存的可行性。關于鑒證范圍,評價與咨詢機構指出選擇性鑒證與整體鑒證將長期并存,建議中小企業從選擇性鑒證著手,大型企業推行整體鑒證。認證機構則認為應當從利益相關方角度出發,強調整體強制審驗,防止“報喜不報憂”,維護報告公信力。關于鑒證強制性問題,與會嘉賓達成基本共識,即從自愿性鑒證向強制性鑒證過渡是長期發展方向,關鍵在于科學把握推進節奏和適用范圍。其建議實施路徑采取“分類分層”策略,按企業類型、分階段、分指標逐步推進;同時強調監管部門需及時出臺配套強制規范,避免因無序競爭導致鑒證質量下降,切實維護行業公信力。

圓桌討論3——對話編制者由安永大中華區可持續鑒證負責合伙人劉國華先生主持,嘉賓包括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ESG部戰略負責人劉偉先生、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陸曉峰先生、中國交通建設集團黨委工作部副部長蔣筱江女士、以及中國移動發展戰略部慈善工作綜合處副處長張偉偉先生。討論從企業實踐角度出發,提出可持續信息鑒證工作需重點解決五大核心問題:鑒證范圍界定、是否強制性鑒證、機構選擇機制、意見類型以及內控體系建設。核心觀點包括,當前行業已形成明確共識,強制披露與鑒證是必然趨勢,但在推進過程中仍面臨細則不完善、企業能力不足、機構專業儲備有限等現實約束。在具體實施層面,建議建立市場化選擇機制,允許企業在會計師事務所與其他專業機構間自主選擇;在意見類型上建議優先采用更具操作性的合規性鑒證;同時應當著力構建包含頂層設計、組織保障、數據標準、技術平臺和責任機制在內的ESG內控體系。

圓桌會議結束后,世界資源研究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方莉致辭。方莉女士對本次研討會給予了高度評價。她指出,會議創新構建了學界、企業界與專業咨詢機構的三方對話機制,有效促進了理論前沿與實踐經驗的深度融合。通過系統整合行業多年研究成果和創新實踐案例,會議為我國可持續信息鑒證標準體系建設提供了重要決策參考。方莉女士著重強調,在推進可持續信息鑒證業務發展過程中,應當秉持“行動優先”原則,以創新思維應對挑戰,通過快速迭代不斷完善標準體系。她代表世界資源研究所(WRI)鄭重承諾,將持續支持中國可持續政策制定與實踐創新,并致力于將中國經驗推廣至國際舞臺。

在論壇閉幕環節,王鵬程教授進行了全面總結。他系統梳理了與會嘉賓的核心觀點,高度評價本次論壇在可持續信息披露與鑒證領域達成的多項重要共識。王教授特別強調,各個經濟體正在加快制定可持續信息披露相關法規,強制的可持續信息披露已經成為趨勢,企業將不可避免地因法規要求或供應鏈要求聘請鑒證機構對可持續信息進行鑒證,推行可持續信息強制鑒證將為鑒證業務實現統一標準、統一框架奠定基礎。他呼吁各方繼續加強合作,共同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信息披露與鑒證體系。

24向山九宫格图| 百家乐咨询网址| 宝马会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望城县| 百家乐官网首选| 黄金城百家乐手机用户| 新奥博娱乐城体育投注| 新朝代百家乐官网开户网站| 中华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娱乐城申请送奖金| 百家乐官网平台是最好的娱乐城 | 百家乐记牌器| 皇冠网网址| 王子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优博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金榜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庄闲出现几率| 威尼斯人娱乐城在线赌博| 百家乐官网牌路分析仪| 赌博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游戏平台hanpa| 真人百家乐源代码| 罗马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园百利宫娱乐城信誉好...| 在线百家乐官网下注| 威尼斯人娱乐平台注册| 澳门百家乐赢钱| 百家乐官网赚水方法| 阳原县| 易博彩票网| 英皇娱乐| 顶级赌场娱乐城| 大发888认识的见解| 威尼斯人娱乐游戏| 百家乐冯耕耘打法| 百家乐官网辅助器| 百家乐官网一黑到底| 百家乐官网庄闲最佳打法| 百家乐官网大老娱乐| 马关县| 百家乐官网代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