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 日,由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專家對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f-f與f-d電子躍遷發射紫外與紅外光致顯色防偽標識材料”(2091002)進行了驗收。專家組認真聽取了項目負責人的匯報,審閱了相關材料(總結報告書、研究報告、發表文章等),并進行了提問與質疑,經討論后驗收專家組認為:該項目組提供的驗收材料齊全,符合驗收要求。項目組超額完成了任務書所規定的研究內容,達到預期研究目標,項目經費使用合理,建議該項目通過驗收。建議成果盡快轉化,加快產業化進程。
“f-f與f-d電子躍遷發射紫外與紅外光致顯色防偽標識材料”項目由我校理學院孫家躍教授主持,該項目組基于稀土離子f-f與f-d電子躍遷熒光光譜技術,研究了激活劑的激發態與電子躍遷發射行為,敏化劑與激活中心間能量傳輸,反Stocke發射過程;考察了晶體場效應與化學鍵性質對發光亮度與顏色的影響,提出了光致發光或顯色機理。設計合成出9個系列12種適用于紫外光激發的、性能穩定、亮度高的稀土光致發光與顯色材料。研制出4個系列11種適用于紅外光激發的、性能穩定、亮度高的稀土光致發光與顯色材料;研究并確定了光致顯色膠印油墨的較優配比。光致顯色油墨的細度、塑性黏度、觸變性和流變性等印刷適性,達到或優于國內品牌商業膠印油墨指標;合成了6,8-二溴螺(2H-1-苯并吡喃-2,2'-吲哚啉)單晶,發現該材料可用于防復印顏料制備。
該項目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0項,發表論文44篇,其中SCI收錄25篇、EI收錄36篇;項目關鍵技術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項目研究手段先進,實驗數據翔實可信。所研發的系列材料有望用作包裝、證件、證券等公眾或專家防偽標識材料,對印刷行業防偽標識材料技術進步及產品升級換代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