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替同學們解答問題、學術研究是她日常生活的全部內容; 認真、開朗、負責任是同學們評價她時用的最多的評價詞語; 培養優秀的同學和踏實的生活是她對未來生活的最大期望。 她就是我校商學院的教學名師,一位年輕卻實力相當的老師——何玉潤。 從鄉下跑大的孩子 家鄉在甘肅的何玉潤童年大部分的時光是在鄉下度過的,所以她總稱自己有一個充滿自自由和樂趣的童年。雖然是女孩,但是小時候的她做過好多男孩子都不敢做的事情。比如說爬樹上房、到河里潛水澇魚、捉麻雀烤著吃等等。讓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和幾個男孩子去偷麥子,但是卻被農民發現了,自己又跑得慢,結果被農民抓住了。這次的經歷著實“殺了殺她的銳氣”,講到這時她還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童年如此淘氣的她怎么也沒想到入后她將為人師表。來到北京讀博士后她遇到了影響自己一生的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的戴德明先生,對于基礎薄弱的她戴老師關懷備至,不斷鼓勵。“他是我最敬重的人”,這是記者問到戴老師在何玉潤心中地位時的回答。簡單卻情濃,感恩之情盡而見之。懷著對老師這個職業的敬愛和憧憬,何玉潤來到北工商開始了她教師的生涯。問到她對教師這個職業的體會時,她回答到“老師的工作需要發揮,有點像演員似的,我喜歡這種感覺,呵呵……”是的,在言語間透露著她的可愛,顯示著她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熱愛。 付出的艱辛 收獲的喜悅 “我有一顆熱誠的關心學生的心,他們能體會到”,這是何老師在總結自己的教學特色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也是她的獨特法寶。也許就因為這個法寶,何老師的學生很體諒她。她向記者講述了一個在外人看來再平常不過但是卻她來講卻無比珍貴感動至今的事例。“有一次開班會我就遲到了,坐917去良鄉,剛好趕上良鄉修路,堵車很厲害,我怕太遲了,于是給班長打了電話,然后下車穿著高跟鞋非常費力的一路打聽著步行過去,到學校時離規定的時間遲了近40分鐘,我非常狼狽地進了教室,但是卻聽到了鼓勵和理解的掌聲。”說到這時,何老師眼里噙著感動的淚水。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作為全國會計后備人才的何玉潤,在學術研究上秉承的是“嚴肅認真、打破沙鍋研究到底”的理念,也就是這個理念的支持,她的代表作《外商投資企業轉移定價與稅收管理》也終成為她的驕傲。這本書是由她的博士論文修改而成,但是起初,她的導師覺得會存在比如數據獲取等方面的諸多問題,但是何老師依然沒放棄,在導師和朋友們的幫助下,她聯系到很多搞稅務稽查的人,還有地方上的稅務局,過程中還進行了大量的訪談,了解到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在她的堅持下作品終于問世也獲得一致好評。現在的何老師開始對內部控制感興趣,正在看一些相關的資料和文獻。這種不斷探索不斷完善自己的精神怎能不讓人敬佩?
|
|
(此新聞屬于 首頁-綜合新聞 類) 作者:日出工商記者團 于新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