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我的夢·中國夢”首都大學生優秀事跡報告團走進我校良鄉校區,6位來自首都高校的大學生先進典型講述了自己的感人事跡。我校和北京理工大學的千余名新生聆聽了報告會。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唐立軍、我校黨委副書記盧思鋒出席報告會。會議由北京中醫藥大學夏晶同學主持。
報告會上,盧思鋒副書記代表學校對唐立軍副書記和報告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介紹了我校近幾年來開展的青春榜樣報告會活動和“我的夢·中國夢”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情況。他表示,此次大學生優秀事跡報告會將進一步推動我校宣講活動的深入開展,為開展“我的夢·中國夢”教育活動輸送更強大的正能量。
唐立軍副書記在致辭中介紹了此次宣講活動的背景和意義。他強調,舉辦大學生優秀事跡報告會,是通過宣傳那些平凡生活中做出不平凡事跡的同學、那些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同學,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作用,用身邊榜樣的平凡故事感染引導大學新生明確目標、奮發勇為、健康成長。
唐立軍副書記向聆聽報告會的新生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希望同學們以報告團的先進典型為榜樣,從他們的優秀事跡中受教育,鍛煉品質,刻苦學習,努力成為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二是希望同學們積極參加學校、北京市組織的“新生引航工程”各項活動,堅定理想信念、明確目標,盡快適應、融入大學生活,明確自身發展定位,成為一名不斷進步、健康成長的優秀大學生;三是希望在首都大學生中能夠涌現出更多優秀大學生、優秀事跡和優秀大學生群體。唐立軍副書記表示,大學是青春的加油站,是人生轉折階段的新起點,青年一代的成長正是我們事業必定要興旺發達的希望所在。希望廣大新同學樹立遠大理想,發奮成才,為人生發展打下新基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應有貢獻。
北京工業大學何瑩以“守望無助,溫暖同行”為題和同學們分享了她在大學期間參加公益活動的經歷與感悟。她呼吁更多的人帶著感動和收獲投身志愿服務隊伍中,堅持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用生命影響生命,成就人生夢想。
北京外國語大學新疆籍學生努爾畢業·克里木回顧了她作為天山兒女的成才之路。她在國家新疆班政策的關懷下體會到了“天山青松根連根,各族兒女心連心”的溫暖,她的夢想是用自己的所學回饋社會,為故鄉的發展貢獻力量。她希望共同維護民族團結,為了實現中國夢而奮斗。
北京理工大學軟件專業研究生何平凡,勤儉自強,刻苦努力,用雙手創造自己的精彩。他說:上天給每個人的歷練都給他帶來了更好的成長,怨天尤人,永遠于事無補,用自己的雙手奮斗才是走向成功的關鍵。他用自己刻苦求學的經歷告訴大家,每個人都能通過用雙手實現共同的中國夢。
中國礦業大學公共管理專業研究生李月講述了她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指揮學院擔任非現役文職人員的“從軍夢”,體悟到“每一件瑣碎小事都是通向夢想的臺階。雖然不穿軍裝,但同樣是個‘兵’”。這段軍旅生活成為她堅守理想的不竭動力。
北京大學法學碩士張天一結合自身經歷探討“90后的90夢”。他講述了自己通過豐富的實習、實踐、創業經歷拓展人生的寬度,探索出屬于自己實現夢想的路。他希望人生是具有無限可能的問答題,而非有限項目的選擇題。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的探索,找出屬于自己的人生夢,從而肩負歷史使命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
來自我校藝術與傳媒學院的張超凡,樂觀、堅強,用最頑強的毅力堅持自己的夢想。她是一個天生就只有右手的姑娘,別人用一雙手完成的事情,她用一只手仍然可以完美地實現。盡管只有右臂,仍然堅持和其他同學一樣學習并考取大學,堅持練習速滑、游泳等體育鍛煉,用樂觀和堅強、用行動將愛傳遞,將自己用右手撐起的一片晴空的夢想融入祖國復興之夢,在超凡脫俗中夢想成真。她身殘志堅的感人經歷,讓在場的同學潸然淚下,大家無不為她的事跡所感動,為她的精神所鼓舞。
與會師生認真聆聽了6位優秀大學生的追夢歷程后,無不為之感動,更加堅定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個人夢而努力奮斗的信心。記者隨機對與會學生進行了采訪。來自北京工商大學的學生表示,通過優秀學姐學長的精彩演講,我感受到夢想的偉大,尤其是張超凡學姐的自強不息和張天一學長的創業經歷,讓我知道態度決定一切,作為一名大學生要做好規劃、用心努力,堅持夢想。來自于北京理工大學的同學表示,作為一名大學生要有理想和追求,創造機會鍛煉自己,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夢和中國夢不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