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來自于材料與機械學院機械114班,2010年入伍,服役于二炮五十四基地,2012年光榮退伍回校。兩年前的他帶著他人的不解、懷疑和羨慕,選擇了從小的軍旅夢。短短的軍旅生涯,他參加了兩次實彈演發射任務,第一年榮獲基地嘉獎一次,并被評為優秀士兵,第二年立三等功。談到這些,陳昌都淡淡一笑說:“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簡單的事做好即不簡單,一步步走過來也就沒有那么多的不可思議了。”
離開軍營,重返校園意味著從槍桿到筆桿的轉變,如今他已從容轉身,從吶喊的訓練場投身于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遇到過困難,但他尋找方法,堅持不懈,不僅成績績點在3.0以上,而且也將軍人作風帶到生活中,為同學們傳遞正能量。
堅持有紀律的生活,感染身邊人
起床還是再睡一會兒,懶惰還是更勤奮一點兒?這個問題是陳昌回到學校后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每天早上六點半嚴格的生物鐘會叫醒陳昌,但他的手機還是設了鬧鈴。鬧鈴一響,陳昌的眼睛才剛睜開,已經把腰板一挺,坐了起來。他的舍友說,“他做事不會拖拉,特別珍惜時間,洗漱連帶如廁,五分多鐘就完成。”在清晨時光里背英語單詞看書,補回落下的課程。一早上的課結束后,經過中午短暫的休息,他又開始了下午的學習時光,傍晚則和小伙伴一起運動健身。日復一日,陳昌在校園生活里依舊選擇了勤奮。
忙碌的校園生活讓他更快地適應了新的環境,并且與同學們建立了親密的友誼。室友也在他的帶領下,生活習慣作息時間更加規律,大家都早起了,利用清晨的時光讀書、鍛煉,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兄弟們開玩笑地說,“寢有陳昌,如有一寶。時間在他手中便是塊海綿,運用自如。”朝夕相處的朋友也說道:“他帶動了我們所有人的熱情,帶著我們向他學習,他是讓我們成熟的正能量。”
陳昌在給大一新生做報告時候也這樣說:“學弟學妹要認真規劃好自己的大學時光,堅持自己的理想,不隨波逐流,腳踏實地,善始善終。大學生活現在就是一張空白的五線譜紙,等待著大家去譜寫絢麗華彩的樂章!”
堅持不懈,努力學習
軍營里披星戴月的訓練鑄就了陳昌堅強的體魄和意志,剛入伍時候也曾被老兵看輕,為了不落后也曾流更多的汗水。而最后滿載而回的榮譽是他不會褪色的證明。可是他身體素質提高的同時卻也遠離了課本。帶著部隊里榮譽歸來再次投入學習生活時,陳昌也承認了一開始的不適應和對部隊生活的思念。可缺了兩年課的他為什么依舊有著較高的績點呢?
陳昌坦言:“我是大二去部隊的,確實落下一些課,課程前后的銜接也不是很緊湊,剛回來的時候也遇到一些小困難。”為了趕上學習進度,陳昌歸校后一直保持著三點一線的生活習慣,積極向優秀同學學習。在不斷的努力下,學習成績穩步提高。他若碰到不懂的問題一定會去找寢室隔壁的學霸問清楚,意見不同時候更是與小伙伴們據理力爭,最終要找出正確答案。他常請教的學霸告訴記者:“我很佩服陳昌那股子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勁兒,遇到不會的問題,不僅要知道結果,還要弄明白過程和道理。”
為了督促自己,他還與自己老鄉組成學習統一戰線。大家一起寫作業、去圖書館,遇到不會的問題還與大家一起探討、請教。慢慢地原本令他擔心的與同學的差距就沒了。鄧浩作為他的輔導員也是對他稱贊有加:“他總是能比其他同學更能嚴格要求自己,總是能比其他同學更能堅持一些,優秀、踏實、好學、沉穩,是個樸實懂事的孩子。他將來一定會有所作為。”殷殷期待與祝福溢于言表。
無悔的青春,他再次起航
“參兵入伍是我最正確的選擇,這將是我一生的財富,從某種程度上它改變了我。”陳昌微笑地對記者說。在談到軍旅生活給了他什么時,他沉思片刻后說:“在青春年華里,我學會了那些書本上沒有的道理,如何與老兵和諧融融地相處,如何讓自己理智地生活,也真正地體會到勇氣、堅持與信念的含義。”那些舉頭望明月的夜,那些艷陽高照的午后,那些在風雨里邁過的步伐,都是他所珍貴的記憶,這樣走一趟,無悔。
談及對未來的規劃,陳昌表示以后打算考研或是考公務員,來開啟他人生的新一頁。為此,他養成了每天去圖書館看書的好習慣,每天的學習計劃也是井然有序,該做什么就做什么,從不拖拉,同時也經常鍛煉,可以說是勞逸結合、有張有弛。沒有迷惘,一切都已準備就緒。沒有什么可以阻擋一顆年輕勇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