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線雜志客戶端對我校就業工作進行了報道,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北京工商大學作為北京市屬高校,在引導學生找準就業方向、提高就業意識、增強就業能力方面,積極嘗試、不懈努力,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工作特色。
志存高遠——聯動機制定方向
北京工商大學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要求,聚焦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主動對接北京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積極推進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的落實。通過建立招生計劃動態調整機制和完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推進專業人才供給側改革,深化產教融合培養模式,注重就業信號反饋作用,形成招生——培養——就業質量提升的良性循環。
北京工商大學始終堅持“工以開物、商以富邦”的辦學傳統,充分發揮“商科、輕工、食品”的辦學特色,在招生——培養——就業方面形成聯動,切實把畢業生就業工作情況作為調整學校布局、制定發展規劃、設置學科專業、確定招生規模等工作的重要依據,面向首都,服務北京。在招生方面,根據北京市發展規劃,通過專業的增減調整,重點支持北京市發展需要的學科建設,大力發展交叉學科,調整各省市招生計劃。在培養方面,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制定詳細的人才培養計劃,強化工科、商科融合發展,積極參與國家物流、輕工業等10大產業調整振興計劃,積極搭建京津冀金融研究聯盟、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四方”合作、房山區“生態共建”戰略合作、平谷區“食品芯谷”建設合作等合作平臺,培養在數字經濟、綠色發展、食品健康、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創新型高層次人才,服務北京高質量產業發展需要。在就業方面,通過市場需求反饋,搭建校企合作平臺,與中國新興集團有限公司責任公司、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北京市化工研究院北京分院、中國食品谷、美麗健康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開展合作,以就業促招生、促培養,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及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人才。
腳踏實地——就業育人出成果
就業工作是檢驗高校人才培養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北京工商大學腳踏實地、持之以恒,將就業教育融于學生教育的始終。在職業生涯規劃與大學生就業指導兩門就業類必修課的教學工作中,以“三全育人”為指導思想,以“就業育人”為工作目標,不斷在深化就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道路上探索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全員育人方面,學校積極推進就業教學主體的新力量與教學模式與內容的新變化。在就業課程教學中,原有教學任務主要承擔者輔導員轉型為教學工作的組織與推進者,將專業課教師與校外導師(企業高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校友)請進課堂承擔部分教學任務,向同學們介紹行業發展、專業前景、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未來應具備的職業能力等內容,不僅彌補了輔導員教師相關領域知識儲備的不足,還從多個視角全方位向學生們生動展示了勞動力市場的現狀與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與標準。
在全程育人方面,通過“大思政課”教育貫穿高等教育始終。北京工商大學在學生度過大一第一學期的適應期后,在大一第二學期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幫助新同學開展自我認知、職業認知、初步樹立科學的規劃與職業觀念;大二第一學期開展配套活動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發動同學們參加比賽,樹立職業生涯規劃先進典型,弘揚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大二第二學期針對學生成長特點,圍繞如何申請實習、考研留學規劃等組織相關系列講座;大三第一學期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在傳授求職技能技巧的同時,鼓勵同學們利用假期參與社會實習實踐,將畢業時缺乏對社會的認知與工作經驗的問題前置解決;大三第二學期開辦簡歷大賽、求職面試大賽,直接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請進校園擔任評委并現場提供實習崗位;大四面向畢業生開辦各類簡歷制作、求職技巧、考研輔導、考公技巧、畢業行業地域選擇等更有針對性的系列線上、線下講座,助力畢業生提升就業能力與職場競爭力。
在全方位育人方面,嘗試新方法的應用與校院合力。針對“00”后學生的思想與行為特點,在兩門就業課程中分別引入為期一周的大型戶外體驗活動,以全員參與、通關游戲、個體與團體協同作戰等形式,用浸潤式教學模式讓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受到職業啟蒙。在就業教育中充分利用網絡課堂和各類信息化平臺,各類網絡課程和信息發布手段的應用,使就業教育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特別是疫情期間,學校通過網絡慕課、B站直播、微信公眾號推送、騰訊會議等平臺開展就業教育與宣講,內容新穎、形式多樣,受到同學們的歡迎與好評。北京工商大學各學院在全方位就業育人工作中與學校緊密配合,形成合力。各學院堅持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將就業教育工作落實到各系,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形成學校、學院、學生、企業、校友、家長六位一體關注支持就業教育支持體系。如經濟學院實施就業考核工作指標體系,為保證就業教育工作責任的層層落實,給每位畢業生配備了一名就業導師,其中研究生導師為研究生就業“直接責任人”,建立“一人一策”機制,輔導員教師對就業困難、經濟困難、學業困難、少數民族等重點群體進行一對一談話,重點教育幫扶,達成了經濟困難畢業生就業率100%的好成績。學院每年還對實施目標、工作方案、考核結果進行定期評比分析與總結,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優化工作成果以形成長效機制。
服務北京——輸送人才為首都
北京工商大學作為北京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涵蓋理、工、經、管、文、法、藝等多個學科,按照“特色、內涵、規范、質量”八字方針,相互支撐、協調發展,本著以就業為導向的基本原則,找準方向,發揮特色,將高質量的人才輸送到首都需要的行業之中。
北京工商大學2021屆畢業生共3908人,實際已就業人數為2729人(不含國內升學和出國、出境)。其中1966人選擇在北京工作,占比72.23%。一方面因為北京工商大學生源中北京生源占比較高為46.5%,另一方面是因為學校持續推進就業引導,緊密圍繞國家、北京市重點戰略,鼓勵畢業生奉獻青春、建功立業。
北京工商大學2021屆就業學生中,考取北京市公務員的有144人。學校2020級金融專業本科京籍畢業生李依甜放棄大型國企工作機會,主動投身基層,到北京市順義區張鎮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工作,為張鎮經濟發展招商引資,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服務北京。
北京作為科技創新中心,對高科技高成長的中小企業大力扶持,著力打造中小企業發展活力充分迸發的良好生態,聚焦創新引領、融資支持、智能化發展、綠色發展、質量品牌建設、智力支持等多個維度。北京工商大學鼓勵優秀的商科、輕工、食品等專業的人才腳踏實地服務高科技創新的中小企業,也是近年來的新特點。2021屆畢業生就業單位的性質主要是企業,占79.53%,而企業中又以中小企業為主,占46.14%。2021屆金融專業本科畢業生李悅,畢業后就職于北京京融信達數據系統有限公司,從事金融數據采集工作發揮專業優勢助力中小企業發展。
新聞鏈接:http://appqianxian.ebda.cn:9009/newsInfo.html?newsId=33157&type=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