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北工商

首頁» 新聞資訊» 媒體北工商

【國際商報】新冠肺炎疫情下對中國進口大宗商品企業來說 不可抗力條款靠得住嗎?

近日,我校國際貿易系李時民副教授作為GAFTA、FOSFA等國際大宗商品貿易協會仲裁員及國際商會商法與慣例委員會委員,針對我國大宗商品貿易商在進口業務中遭遇的合同執行困難及相關的不可抗力爭議,撰寫《新冠肺炎疫情下對中國進口大宗商品企業來說,不可抗力條款靠得住嗎?》一文,刊發于211日商務部《國際商報》。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據英國金融時報等媒體報道,近日國內某大型央企旗下的LNG(液化天然氣)進口企業對其境外賣家發出了不可抗力告知書,大意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收貨港關鍵人員自我隔離無法在崗,超出該公司正常履約能力,且暫時無法預估該不可抗力影響時長。

LNG進口企業外,國內其他大宗商品進口企業目前也不同程度地面對相似問題,若處置失當,有可能導致后續的國際貿易糾紛及重大經濟損失。

在國際大宗商品買賣合同中,多列有不可抗力條款。理論上,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條款對買賣雙方都起到保護作用,但根據筆者的經驗,這些不可抗力條款對買賣雙方的保護力度是有區別的。具體而言,主流貿易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條款多側重保護賣方,主要針對其在交貨環節可能遭遇的各種不測,而針對買方承擔的付款和收貨等合同義務則保護有限。中國作為全球主要的大宗商品進口國,中國企業主要扮演買方的角色,面對疫情的直接影響以及后續引發的不利行情,中國進口商試圖借助不可抗力實現自我保護,其成功把握或不大。

免責難度大

在國際大宗商品貿易中,最常用的貿易術語分別是C&F(成本加運費價)和CIF(到岸價),也有部分使用FOB(離岸價)術語。在這三種術語項下的交易中,國外賣家的核心義務是將合同項下貨物在約定的時間地點裝上停泊在裝船港的遠洋貨輪,當貨物越過船舷并被置于船上后,賣方即完成其交貨義務。

C&F、CIF和FOB進口交易中,賣方交貨的意思在多數情況下等同于將貨物裝船。在國外賣方履行其交貨義務后,國內買方就要對應履行其付款和收貨義務。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已對國內買方履行這兩項核心義務產生了實質性阻礙?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是否足以讓國內買家有權援引不可抗力以求免除其履約責任?

筆者認為,總體而言,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對國內的大宗商品買家履行其付款和收貨義務產生實質性阻礙。首先,進口大宗商品的貨款收付主要通過銀行結算系統,目前尚沒有證據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已導致銀行國際業務癱瘓并使得國內進口商無法對外付款。其次,也沒有證據表明國內主要外貿港口的卸船作業和進口清關、檢驗檢疫等工作因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而全面停擺,并導致進口商無法收貨。

應特別強調,即便新冠肺炎疫情最終導致國內的外貿港口全面癱瘓,裝卸作業完全停止,國內進口商依然很難借助不可抗力以求免責。原因是,雖然雙方當事人在簽約時無法預見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這也是當事人不能避免的,但面對疫情,買賣雙方可以采取適當措施,在疫情發生后控制其不利影響。具體而言,中國的進口商可以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轉賣第三方、轉運第三地、賣方回購或由賣方代為持倉(但由買方支付費用)等方式來降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

止損須及時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大宗商品的國內需求一時萎縮。鑒于中國作為很多品種大宗商品的全球最大進口方,中國市場的需求萎縮通常會導致大宗商品國際價格不同程度地下跌。這意味著,假設發生了中國港口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完全停擺這種極端事件,中國買方不得不采取轉賣、轉運、賣方回購、賣方持倉等處置手段,中國買方都將面對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但這些經濟損失與不可抗力都不存在必然聯系,不可抗力不能幫助中國買家來避免或減少這些損失。

國際貿易界的主流觀點一向認為,在賣方將貨物裝船后,后續的商業風險,特別是發生在目的港并影響買方正常收貨的各類商業風險,概由買方承擔。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而產生的經濟損失屬于正常商業風險,因其發生在貨物裝船之后,故應由買方承擔。

基于上述分析,不難看出,國內某LNG進口企業對國外賣家出具的不可抗力告知書,從報道的文件內容看,被外商接受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此類不可抗力告知書及其相應的不可抗力證明即便由中國貿促會等獨立第三方出具,其結果也很可能大同小異。在日后可能涉及的國際貿易仲裁中,此類不可抗力文件被仲裁庭認定有效的可能性令人懷疑。

需要強調的是,該LNG進口企業對外出具的不可抗力告知書很可能被國外賣家視為該企業拒絕履約的標志,從而被外商視為預期違約而加以接受,進而終止合同并提出違約索賠。外商也可能基于行情將繼續下跌而中國進口商最終必不能履約的基本判斷,選擇暫時不接受中國企業的預期違約,并繼續保持談判接觸,甚至作出讓步,同意給予一定期限的交貨展期。但在行情持續下跌的背景下,交貨期越拖越長的后果是:萬一中國買家最終表示無法收貨而發生違約,必將面對更大金額的差價索賠,這樣損失就更大了。

筆者建議,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國內需求萎縮、價格下跌,進口越多則損失越大的不利局面,國內進口商盡量不要對不可抗力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國內買家除采取轉賣、轉運、賣方回購、境外持倉等處理方法,部分有實力的買家也可利用其市場影響力與國外賣方重新談判合同,爭取賣方適當降價,或按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由賣方回購,以減少損失。

最后強調,如果國內進口商的基本判斷是,其所經營的大宗商品的國際市場價格將進入一個較長的下跌通道,那么,就要對已經在途和尚未裝船的進口貨物當機立斷作出處理,避免損失不斷放大。須知在行情下跌的背景下,如果進口商最終發生違約,則越拖損失越大。如果為此產生國際貿易糾紛,巨額的法律費用也將隨之而至。進口企業應知,在國際貿易中,違約通常無關商業道德,但違約方應承擔違約責任。基于不利的市場判斷,合同一方選擇主動違約不過是常規的交易技術,在中長期行情下跌的初始階段,進口商下決心越早,其可能承擔的違約責任也就越小。

筆者呼吁,國內大宗商品進口企業應審時度勢,當機立斷,不要在不可抗力問題上浪費過多時間!

新聞鏈接:http://epaper.comnews.cn/xpaper/news/262/3375/16916-1.shtml

赢真钱的棋牌游戏| 娱乐城送| 百家乐园云顶娱乐主页| 百家乐在线娱乐场| 百家乐官网专业赌徒| 富易堂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现金百家乐官网技巧| 成都百家乐官网牌具| 上海玩百家乐算不算违法| 百家乐官网3珠路法| 大家旺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管理启发书| 金凤凰平台| 百家乐官网必胜法技巧| 百家乐庄闲的几率| 赌博百家乐官网判断决策| 百家乐官网微笑玩| 子洲县| 泰山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技巧技巧| 百家乐官网扎金花斗地主| 利澳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庄和闲的赌法| 博彩百家乐网址| 百家乐官网桌布橡胶| 百家乐正品地址| 百家乐官网谁能看准牌| 大发百家乐现金| 八大胜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赌场国际| 百家乐官网软件l柳州| 百家乐真人游戏网上投注| 澳门百家乐论| 在线百家乐代理| 百家乐官网龙虎台布作弊技巧| 百家乐庄牌| 百家乐视频游戏世界| 真人百家乐官网出千| 百家乐官网网络公式| 百家乐园百利宫娱乐城怎么样百家乐园百利宫娱乐城如何 | 六合彩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