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8-28
2007年4月,北京奧組委在北京市高校中公開選拔新聞服務工作人員。得知這一消息,來自北京工商大學的連少英老師沒有任何猶豫,迅速完成了報名表的提交工作。她說:“百年奧運,中國人的百年夢想能夠得以實現,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而作為曾經的職業新聞工作者和現在的新聞教育工作者,能夠親身參與這一百年不遇的重大新聞事件,并且能夠在奧運場上親自記錄這一事件的點點滴滴,對我而言,是多么有意義的事情。”
經過一系列的考試、面試工作后,連老師很快就被通知分配在奧運村媒體中心工作,身份是ONS(Olympic News Service新聞服務)記者。奧組委是一個臨時性機構,各個部門的人員都是從全國各地的各個崗位上抽調來的,對每個人來說,這里的工作都是第一次,因此大家都是邊學習,邊工作,邊摸索。對連老師所在的新聞服務處的人員來了說,首先要不斷接受Inforstrada公司的外籍編輯們的培訓,之后再培訓他們手下的志愿者。作為北京奧運會唯一一個非競賽場館的ONS,相較其他競賽場館,他們面對的工作內容更加復雜,除了撰寫新聞發布會摘要、升旗儀式的新聞之外,奧運村里發生的任何有價值的新聞事件以及奧組委對于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的處理及態度等等都在他們的采寫范圍之內。
當被告知相對于競賽場館,這里的工作可能更為復雜時,連老師和搭檔同事除了繃緊神經拼命學習,接受培訓之外,還利用工作的間隙聯系并去競賽場館觀摩,在觀摩競賽場館ONS運作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和創新,制定出奧運村的運行計劃,而這時學校還沒有放假,所有這些工作都是連老師在完成教學工作的情況下利用業余時間完成的。除了業務,連老師和同事們還要親手布置奧運村ONS的工作間,從桌椅、電腦到工具書、辦公用品,事無巨細,都要一一想到。她曾自嘲:“奧運會把我們每一個人鍛煉成為了‘全才’和‘雜家’”。
北京奧運會圓滿落幕,而連老師也贏得了難得的一天休息時間,她自己已經記不清有多長時間沒有享受過一整天的假期了。她說:“奧運期間最強烈的感受就是累,而現在有了一天的休息時間,突然停下來卻又不知道到底做什么好了。”連老師還透露她已經接到正式通知,殘奧會期間她將被調到主新聞中線(MPC)做編輯工作,而對于她而言,這既是榮譽,同時也是新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