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畢業生數量達到歷史最高的699萬人,比2012年增加19萬人,加上未就業的21萬2012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前所未有。“史上最難就業季”得到了政府越來越多的關注。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了《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北京商報》記者結合《通知》要求,采訪了我校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他認為針對較大的就業壓力,國家需用開發更多的基層工作崗位來引導就業,并推進就業一體化進程。現將文章轉載如下:
政府購買服務紓困最難就業季
“史上最難就業季”得到了政府越來越多的關注。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了《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開拓新就業渠道方面,提出將加大財政投入,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開發城鄉基層特別是城市社區和農村公共管理及社會服務工作崗位,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分析人士指出,在就業難的形勢下,拓展政府購買服務范圍,并且讓購買程序逐步規范,可以讓更多畢業生走入基層,實現就業。
699萬畢業人數創歷史新高
今年全國畢業生數量達到歷史最高的699萬人,比2012年增加19萬人,加上未就業的21萬2012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前所未有。今年北京地區普通高校畢業生有22.9萬人,截至4月19日簽約率僅為28.24%,創歷史新低。
其實近十年來,大學畢業生總數一直持續上升。2003年畢業生僅為212.2萬,由于高校加速擴招,使2013年成為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大學畢業生最多的一年。并且,國際金融危機對就業的不利影響短期內不會減弱,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也將影響就業,部分畢業生能力與崗位需求不適應也導致了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
嘗試開拓新就業渠道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幫助畢業生盡快實現就業,《通知》明確,要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開發一批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實際上,目前中央和地方各類基層就業項目已開始,包括“三支一扶計劃”、“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等。
在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看來,畢業生就業完全依靠市場會存在很多問題,包括會在一段時間出現某個產業的人才供大于求,過幾年情況又會相反。因此,在就業壓力較大的時候,國家需要用相應的政策來吸引畢業生到由政府購買服務的基層崗位去,開發更多的基層工作崗位來引導就業,比如采取定向培訓、委托培訓的方式,為特定的地區以及特殊時期專門培養人才,并提供公益性崗位,推進就業一體化。
應公開透明 避免暗箱操作
事實上,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在養老、教育、就醫等方面已經有了很多嘗試,有分析人士指出,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進一步延伸到就業服務領域已是大勢所趨。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教授林燕玲認為,政府購買公共就業服務,除提供合理的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外,還要進一步規范,避免在購買服務過程中出現暗箱操作。
“社區工作者是非常典型的政府通過購買服務形成提供就業崗位的職業,由于近年來這個職業備受重視,社區工作者在招聘中對應聘者條件越來越苛刻,甚至出現了就業歧視,比如只要男性等。”林燕玲說。
因此專家建議,政府購買公共就業服務,要從制度上進行完善,并制定出臺相關法規,讓更多人享受到服務型政府帶來的福利。北京商報記者 李子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