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在良鄉校區舉辦2017級學生入學百天教育暨青春榜樣報告會。計信學院黨委副書記楊立功、團委書記曹璐婷、16級輔導員李玉嫻、17級輔導員張燁、李文靜以及2017級計信學院全體學生參加了本次大會。大會由2017級學生盧哲主持。
本次大會邀請了優秀的學長學姐們為同學們作報告,為同學們的大學生活指引方向。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薛子育學長談到,一個早晨沒有看到過良鄉的日出、晚上沒有聽到過文二樓負責關燈鎖門的樓管阿姨催促的大學生活不是一個完整的大學生活,大學生活應該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掌握學習方法,不斷地磨練自己。本科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楊美婷學姐進行了“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的交流分享,她通過自身的實際經歷告訴同學們:“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只有在平時生活中不斷地努力,才能在機會到來時把握住它。”計信學院體育部部長鮑祺鈺學姐和同學們探討了做學生干部的意義和方法,她談到,做一名優秀的學生干部不僅是幫助老師解決同學們遇到的問題,更是對自身能力的鍛煉。
2017級輔導員張燁老師進行了期中考試總結分析以及安全教育。通過輔導員們日常的查課記錄、任課老師的反饋及歷年其中考試成績的橫向比較,張老師分析了同學們的期中考試成績不太理想的原因,重申了學生手冊中關于考勤與學業的相關規定,指出了本次其中考試所揭示問題的嚴重性,她勉勵大家利用好期末前剩余時間努力學習,爭取在期末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另外,張燁老師列舉了近期宿舍安全與衛生、網絡貸款、誠信、戀愛觀等方面的一些案例,再次向同學們強調了安全穩定問題的重要性。
最后,計信學院黨委副書記楊立功總結發言。楊老師和同學們探討了一個看似老套的問題:“為什么要學習?”他指出,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尤其是計信學院的8個本科專業更是如此,一個人能否對社會發展作出貢獻,關鍵一點是看他是否具有持續學習能力,學院的培養方案是按照“厚基礎、寬口徑”的原則來設計的,大學中的學習并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知識、提高績點、獲得獎學金等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個系統的知識結構、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這樣,你才能在走向社會后利用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在自己的知識結構中添磚加瓦,建成屬于你自己的高樓大廈,大學學習表面上學習的是知識,但培養的是習慣,剩下的將是能力。同時,楊老師也分析了網絡游戲、手機依賴癥、懶癌、“佛系”態度等對于學習習慣與思維習慣養成的極端危害,指出了解決方法。楊老師最后告誡大家:習慣自帶加速度,好習慣將助你加速實現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