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法學院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通報黨的二十大精神,就學院發展建設征求意見并座談交流。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陳敦、專職組織員和黨外教職工參加會議,會議由學院黨委書記馬韜光主持。
馬韜光介紹了黨的二十大召開情況,著重介紹了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和理論創新情況。他談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單獨把法治建設專章論述、專門部署,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高度重視,要把黨的領導和事業發展高質量結合起來,強化政治監督,全面從嚴治黨是持之以恒的自我革命過程。
陳敦通報了2022年黨建引領學院事業發展情況。法學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引進海聚人才1名,特聘教授1名;扎實推進“訪企拓崗促就業”工作,走訪一批用人單位,建設4個法學教育實踐基地,本科生和研究生就業率均超過95%。從學院層面,圍繞“數字時代的法律挑戰”主題,積極融入學校商科數字化轉型,在數字法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展示了學科建設特色。下一步要圍繞博士點申報所需要的成果,希望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在代表性學術成果、科研項目和一流課程等方面夯實。希望黨外教職工針對如何開展基層教研組織改革,推進學院治理體系建設,適應學院高速發展需要等方面提出寶貴意見或建議。
參會的黨外教職工一致認為,黨的二十大報告舉旗定向、思想深邃、高屋建瓴、催人奮進,聽了之后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干勁。大家紛紛表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增強履職盡責本領。李晗介紹了參加“兩區”立法情況和后續工作安排;王琦介紹了參加“京郊人才行”項目情況;剌森表示作為青年教師要不忘初心、牢記教書育人使命;張羽君對數據庫建設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佘倩影表示會當好系主任和班主任,協助做好校外實踐導師隊伍建設;張新宇表示要踐行高校教師職責,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新進教師陳冠華表示,要盡快融入集體、選準方向,為學院發展貢獻力量。王丹君表示,要優化教學管理流程,積極與學生溝通,切實解決其學業上的問題。
馬韜光對黨外教職工提出了三點期望:一是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凝聚共同奮斗力量。希望黨外教職工增強對二十大精神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積極發揮統一戰線的優勢和作用,謀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形成“政治穩定、學術活躍、文化繁榮”鮮明的學院文化底蘊和氛圍。二是增強履職實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希望大家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服務社會等職能,為學院發展乃至服務北京“兩區”立法建設、服務于法制中國、法治社會建設持續不斷的貢獻強大動能。三是弘揚愛國奮斗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斗,要立足本職崗位攻堅克難、建功立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黨外教職工要積極投身“雙一流”建設。同時,要進一步增強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理想信念,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探索建設特色鮮明一流法學院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