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CCF北京工商大學學生分會開展了“CCF走進高校”系列講座活動。此次講座邀請了浙江大學CAD&CG國家重點實驗室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助理、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人機交互專委會副主任巫英才教授和清華大學軟件學院長聘副教授劉世霞博士為北京工商大學的師生帶來兩場精彩的報告。北京工商大學網絡中心主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負責人李海生教授、研究生和CCF北京工商大學學生分會會員170余人聆聽了報告。報告由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食品安全大數據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陳誼教授主持。
報告開始前,陳誼老師向聽眾簡要的介紹了巫英才老師和劉世霞老師。隨后,兩位老師為師生們進行了精彩的演講。巫英才教授以“體育數據的可視分析”為題,圍繞著什么是可視化、什么是可視分析以及數據挖掘結合可視化如何在體育數據分析領域發揮更好的作用等內容展開討論,并與同學們分享了其目前的研究成果。隨后,劉世霞博士以“可解釋的機器學習”為題,從數據、特征、模型以及評價四個層面,向我們講述如何用可視分析技術打開機器學習的“黑盒子”。并與同學們分享了其目前的研究成果。讓同學們了解到,可視分析技術可以使機器學習算法更容易被理解,還可以幫助科研人員調整模型參數,提高模型性能,為智能計算和智慧體育提供新方法。
演講之后,同學們積極舉手提問,兩位講者與在場同學進行了熱烈的互動交流。同學們表示通過這次CCF走進高校活動受益匪淺,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機會進行這樣的學習和交流活動。
CCF北京工商大學學生分會成立于2015年,是北京地區成立的第四個學生分會。在計信學院師生的辛勤努力下,后續會努力組織更多CCF活動引領學生共享學術交流。
嘉賓介紹:
巫英才,浙江大學CAD&CG國家重點實驗室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擔任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助理,并擔任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人機交互專委會副主任。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信息可視化、可視分析和人機交互。他2009年從香港科技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2010年5月到2012年3月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在微軟亞洲研究院任研究員。他迄今為止已經在國際會議和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他的兩篇學術論文分別在2009和2014年的可視化頂級權威會議(IEEE VIS)上獲得了最佳論文提名,一篇學術論文獲得2016年亞太可視化年會(IEEE Pacific Visualization)最佳論文提名。他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1項、重點支持項目1項,以及科技部重點研發專項課題1項和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項目1項。他是亞太可視化年會IEEE Pacific Visualization 2017、中國可視化年會ChinaVis 2016和2017等的論文主席。
劉世霞,清華大學軟件學院的長聘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可視分析、文本挖掘工作和信息可視化。擔任CCF A類會議IEEE VIS(VAST)2016和2017的論文主席;擔任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編委(Associate editor);擔任IEEE Transactions on Big Data編委(Associate editor);擔任國際可視化會議IEEE Pacific Visualization 2015的程序委員會主席。同時她是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期刊的編委,也是多個國際會議的程序委員會委員,例如InfoVis、VAST、CHI、KDD、ACM Multimedia、ACM IUI、SDM和PacificVis等。擔任IEEE VIS 2014 Meetup共同主席(IEEE VIS組織委員會)和IEEE VIS 2015 Tutorial共同主席(IEEE VIS組織委員會)。在加入清華之前,劉世霞博士微軟亞洲研究院的主管研究員和 IBM中國研究院的資深研究員,信息可視化及分析研究團隊負責人。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和 IBM中國研究院她先后參與了文本信息可視化分析,社會網絡可視化分析,數據可視化、文本分析等方面的項目研究。她所領導的多項技術研發被微軟和 IBM軟件產品和解決方案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