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提高招生宣講水平,全面展示各本科專業建設特色與育人成效,切實提升招生工作實效,我校經濟學院積極落實學校“十大重點任務”和招生就業處的工作部署,4月24日下午在良鄉主校區舉行“2024年度經濟學院本科專業招生宣講展示會”。
學校招生就業處處長石松、副處長傅磊蒞臨會議。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呂良、執行院長詹新宇參加會議。寧威、許敏敏和李夢雨等老師擔任評委。本科招生辦公室負責人卜曉媛,經濟學院各系主任、專業主任、教師代表和教學秘書參加會議。會議由經濟學院副院長牛曉燕主持。
石松向與會老師們介紹了今年學校本科招生工作的指導思想與總體安排,強調了舉辦專業宣講展示的必要性和意義。她談到,通過集中的宣講展示,旨在全面梳理學院各個專業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建設特色,形成高質量信息的凝練整合,有助于將專業特色充分融入到學校層面的招生宣傳工作中。另一方面,專業宣講應當真切回應考生與家長的真實需求,包括分數要求、選考科目、課程體系、主要培養環節,以及就業去向等,宣講的老師應當熟悉專業、掌握信息,提升招生宣傳工作質量。最后她談到,今年學校首次將提高生源質量納入“十大重點任務”,并明確了工作目標,學院應當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組建好招生宣講團隊,把握好關鍵工作環節,高質量完成本年度招生工作。
詹新宇致辭。他分享了對于專業宣講展示活動的三點認識。一是招生宣講需要有“破圈”意識。立德樹人,是學院人才培養工作的根本任務。“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怎么才能“得天下英才”?在信息爆炸時代,需要有“破圈”思維,全媒體、全視角開展招生宣傳,沖破家長和考生“信息繭房”,增進他們對咱們學院、學科的了解與認同,有效吸引優質生源。二是招生宣講是重要的展示窗口。各專業要借助宣講機會,把本專業的優良傳統、優秀校友、優教體系,進行全面梳理總結,進行集中展示,有效提高學院和專業的知名度、美譽度。三是招生宣講也是交流平臺。學院9個本科招生專業,同臺宣講展示,相互切磋交流,有助于改善宣講技巧,優化宣講內容,提升宣講效果。最后,他衷心感謝招生就業處對經濟學院招生、就業工作的關心與支持,預祝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卜曉媛借助翔實的數據和豐富的圖片,從學校概況、特色專業、人才培養、招生政策和工商掠影等多個角度向老師們介紹了學校今年的招生政策和宣介重點,強調了我校人才培養上的特色做法,如彈性學制、學業導師制、特色全英班與實驗班建設、中外合作辦學、外培、雙培、輔修、二學位等多類別培養體系,以及轉專業政策等,充分展現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風貌特色。
學院9個本科在招本科專業參加了此次宣講活動,歐佳佳、郭志超、董捷、楊瓊、方盈贏、李杰、曹剛、郭娜和王金秋等9位老師圍繞專業簡介、培養目標、特色優勢、師資力量、主干課程、實踐教學、就業與深造等角度對數字經濟、國際經濟與貿易(全英語教學實驗班)、保險學(精算師方向)、財政學(數字財稅方向)、金融工程、金融科技、貿易經濟(數字貿易方向)、金融學(CFA特許金融分析師方向)和經濟學(實驗班)專業進行了全面展示。
三位評委代表分別進行點評。詹新宇談到,宣講既是技術更是藝術,要緊抓宣講對象的主要特點與核心關切,語言表達要“深入”,更要“淺出”;表現形式要活潑多樣,多用一些典型案例、小視頻和圖片;內容選擇上要突出亮點,專業歷史悠久的要突出建設成績和傳統優勢,新辦新興專業要突出社會需求和發展前景。石松處長談到靈活運用圖片、視頻并注意數據的準確性非常關鍵,同時,她還提到在宣講中要注重情感溝通,結合各自專業特色的“暖”和“新”與考生和家長建立情感鏈接,增強感染力。寧威老師談到專業宣講要“接地氣”,在與考生和家長溝通時,要注重信息的精準、簡潔和直觀,適當減少學術語音和復雜描述,讓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根據評審結果,推選金融學(CFA特許金融分析師方向)專業,參加學校的宣講比賽。
呂良對本次宣講活動進行總結。他對學校招生就業處對經濟學院招生就業工作多年如一日的關心支持,以及在本次活動中給予的政策解讀和宣講指導表示感謝。同時,也對9位宣講老師們的精心準備與辛勤付出表示肯定與感謝。呂良也對招生宣傳工作提出兩點建議。一是根據咨詢對象的特點與不同關切,靈活調整宣講內容與風格。二是各專業根據評委的建議繼續優化宣講材料,凝練專業特色,組建優秀團隊,切實做好招生工作。今后,經濟學院全體師生更要齊心協力、同向同行,以學校的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迎評促建工作為重要契機,扎實提高經濟學院的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質量,為進一步提升學校的社會聲譽和影響力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