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下午,數學與統計學院舉辦第二屆數學文化節,北京教科院周口店中學160余名高一學生與我校師生齊聚一堂,通過學術講座、游園會、校園參觀等多元活動,共同探索數學之美,傳承科學精神。數學文化節以“打破學科壁壘,讓數學從公式走向生活”為宗旨,旨在激發青少年對數學的興趣與探索欲。
文化節開幕式上,周口店中學德育副校長于春普、年級主任韓陽,我校數學與統計學院學院副院長(主持行政工作)王健、副院長黃雪源,大學數學教學中心主任涂建華教授參會,參加活動的還有周口店中學班主任和數學老師代表、全體高一學生,我校數學與統計學院輔導員、學生黨員、團員骨干和學生代表。開幕式由學院黨委副書記畢平平主持。
王健對參加活動的北京教科院周口店中學的領導、師生表示熱烈歡迎,對籌備本屆數學文化節的師生致以誠摯感謝。她講到,“數學是宇宙的詩篇”,活動搭建跨校交流平臺,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鍛煉邏輯思維,提升團隊協作與創新能力,助力學生知識、思維和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她以“好奇、勇氣、熱愛”寄語學生,鼓勵他們在數學學習中保持探索精神。
在學術講座與宣講環節,涂建華教授以《漫談幾何:從歐氏到黎曼》為題,從古希臘數學黃金時代切入,串聯歐幾里得公理系統、非歐幾何的誕生,直至黎曼幾何在廣義相對論中的應用,深入淺出地展現了數學的邏輯之美與變革力量。
學院“思源”宣講團成員張清婭、夏靜偉、范志遠分別以“學習科學家事跡 傳承科學家精神”“南丁格爾的‘玫瑰’”“保持好奇心”為主題,結合鄧稼先隱姓埋名研制“兩彈一星”、南丁格爾用數據可視化拯救生命,分布積分等案例,詮釋數學的理性光輝與人文溫度。
隨后,數學游園會拉開帷幕。游園會設置“數獨迷宮”“拓撲挑戰”“四色問題”等十余項趣味項目,同學們通過動手實踐感受數學的“好玩”與“好用”。學院學生黨員與團學骨干全程引導中學生分組體驗,并分享學習經驗。
高一同學們分組探訪鐘樓、柏林藍操場、學院樓等校園地標,沉浸式體驗大學學術氛圍。文二樓內開展班級創意展示活動,通過團隊協作深化數學思維。
數學是未來科技變革的基石,期待文化節持續創新,成為學子成長的搖籃。第二屆數學文化節以多元形式架起中學與高校的橋梁,讓數學從“高冷公式”變為“思維游戲”。這場科學與情懷交織的盛宴,不僅點燃了學子的求知熱情,更彰顯了數學在時代發展中的永恒魅力。未來,數學與統計學院將繼續深化校際合作,為培育新時代科學人才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