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由北京市平谷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工商大學主辦,平谷區委組織部、平谷區農業農村局、中關村科技園區平谷園管委會、大華山鎮政府、北京工商大學期刊管理中心、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團委、北京工商大學科學研究院等多部門聯合承辦,中關村健源食品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協辦的“以‘桃’為媒 校地共建:推進食品營養與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活動在平谷區成功舉辦。
北京工商大學黨委副書記李中奇,平谷區副區長付強,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報》主編孫寶國院士,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洞庭實驗室主任、《食品科學技術學報》編委單楊院士,廣東省農業科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食品科學技術學報》編委張名位研究員,渤海大學副校長、《食品科學技術學報》編委勵建榮教授,大華山鎮黨委書記王斌,大華山鎮黨委副書記、大華山鎮長楊長勝,北京工商大學期刊管理中心主任施楓,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院長王彥波,北京工商大學團委書記單紫薇,北京工商大學科學研究院人文社科處處長孫永波,以及部分專家學者、平谷區人民政府部門負責人、重點企業代表出席活動,共同深入探討打造首都健康食品產業新高地的戰略路徑與創新舉措。
本次活動分別由校期刊管理中心主任施楓,食品與健康學院院長王彥波、副院長李健和劉野教授主持。
孫寶國院士、李中奇副書記、付強副區長相繼致辭,他們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此次校地共建活動對于推動食品營養與健康產業發展的深遠意義與殷切期望。
主題演講環節,單楊院士的報告“生物合成引領未來食品”,深入淺出地剖析了生物合成技術在食品領域的前沿應用與無限潛力,為未來食品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全新思路;張名位副院長的報告“食藥同源農產品高值化加工的科技策略與實踐”,聚焦農產品深加工領域,分享了如何通過科技手段提升食藥同源農產品附加值的寶貴經驗與實踐成果;勵建榮副校長的報告“水果保鮮及加工技術的前沿探索與進展”,緊密圍繞水果產業的關鍵技術,展示了水果保鮮與加工方面的最新探索與突破;劉野教授的報告“堅果油脂和蛋白質資源的高品質開發利用”,深入探討了堅果類食品資源的深度開發路徑,為相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技術指導。
最后的互動交流環節,專家與企業代表們展開了熱烈而深入的討論,雙方就技術創新、產業合作等多方面話題暢所欲言,進一步挖掘校地共建的合作潛力與契合點,為實現互利共贏的發展局面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次“以‘桃’為媒 校地共建:推進食品營養與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活動,由期刊管理中心牽頭策劃,期刊管理中心所屬的《食品科學技術學報》作為匯聚國內食品領域頂尖專家的平臺,積極響應北京市科協相關號召,邀請國內食品領域的權威專家,圍繞平谷特色農產品,尤其是以“桃”為代表的特色果品,聚焦前沿科技,開展研討交流,助力首都打造全球健康食品產業新高地。
高校學報面向社會需求舉辦高水平論壇,這是推進校地合作的有益嘗試,也是創新辦刊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此次活動體現了“政—產—學—研”有機結合,實現多元跨界、整體聯動、融合發展。通過校地合作,推進農業中關村現代食品營養谷的建設,為平谷區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也為學校食品學科建設注入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