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16日,2023年秋季學期第九講、第十講致知學堂如期在良鄉校區開講,選課同學均按時到場聆聽講座。
11月15日,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志強在良鄉校區開展以“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專題講座。旨在幫助大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
講座中,李志強詳細講述了“價值觀與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特征”以及“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四方面的相關內容。
李志強借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活字印刷》的節目,生動介紹了其中所蘊含的“和諧、和平、和睦”的價值觀,及其所體現的“和厚、和順、和平”的民族特色。李志強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借助豐富形象的圖文,幫助同學們深刻理解了“價值觀”與“核心價值觀”的概念及特征。
李志強教授表示,核心價值觀在社會思想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體現社會制度的基礎性、社會運行的基本原則和社會發展的基本方向。他以時間為線索、以古代社會的核心價值觀為引,介紹了“仁義禮智信”的思想是如何在古代社會中發揮核心價值作用的,進而講解到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如何對國家、社會和人民產生積極影響的。
李志強在講座中解讀了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所提出的“三個倡導”思想,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他分別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了逐詞講解,并借助鮮活的案例,深度剖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幫助同學們辨析了相關誤區。
在談及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李志強引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依靠兩條腿”:左腿是道德,右腿是法律,要將法律與道德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二者他律與自律的作用,規范自己的行為,如此方能行穩致遠。
李志強呼吁大學生要恰當地看待規矩與規則。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個體對自己主體性的遵從,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真正實現自我的主體價值。
為幫助大學生深入了解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提升人才素質,11月16日,碩士生導師、中國近代史教研部黨支部書記、主任劉福軍在良鄉主校區講解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始終堅持人民至上”。
劉福軍從堅持人民至上的來龍去脈、豐富內涵以及如何踐行三個層面進行了深刻講解。從堅持人民至上理論的產生過程講起,引經據典,談古論今,讓學生們深刻理解了其理論來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堅持人民至上理論于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的歷史實踐中傳承,自中國共產黨成立起,始終貫穿其中。
劉福軍闡述了堅持人民至上的豐富內涵: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牢牢根植群眾、緊緊依靠群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放在最高位置;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其中,他特別講到在疫情面前,中國一開始就鮮明地提出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談及如何踐行人民至上時,劉福軍講到了毛澤東的《反對本本主義》,反對一切從經典出發,脫離實際情況的行為;要把“本本”和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強調調查的重要性。他介紹到,調查的基本方法:要提前規劃、要親身出馬、要深入、要自己做記錄。通過展示人民至上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劉福軍讓學生們切實理解了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理念,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宗旨以及黨堅持走群眾路線解決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決心。
劉福軍殷切囑咐廣大學生群體,要踐行群眾路線,牢記黨的宗旨,堅持一切以人民為中心,做到為人民服務。他指出,人民群眾是有智慧的,人民群眾的力量也是無窮的。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多和人民群眾交談,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