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學生處組織部分學院赴河北省張家口市走訪慰問我校2014年入伍在65軍193旅服現役的15名學生。學生處處長呂素香、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楊秀萍、商學院黨委副書記樊江濤、法/馬學院黨委副書記文四英及相關學院輔導員參加活動。我校大學生征兵主管部門西城區武裝部呂威參謀應邀隨同前往。
193旅張琦部長介紹了所在部隊的沿革和曾孕育了“大渡河十七勇士”、“狼牙山五壯士”等英雄典型“紅一師”的光榮歷史,并對我校學生在部隊期間所展現出來的學習能力、奉獻精神、綜合素質給予了高度肯定。呂素香向部隊領導介紹了我校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基本情況,并感謝部隊對我校學生的培養和鍛煉。
15位入伍學生有部隊的文藝骨干和宣傳骨干,有基層連隊的裝甲車車長、炮長、機槍手,還有對個人軍事素質要求極高的偵察兵。在座談會上,他們進行了逐一匯報,具體談了在部隊期間的訓練、生活、發展情況以及對即將退伍后在學業、就業等方面存在的疑慮和問題。
原法學111班的赫明宇動情的談到:“在當初之所以選擇入伍,就是受到了電視劇《士兵突擊》中許三多的影響,報名時立志要到最艱苦的部隊去磨礪自己。幸運的是,入伍分配時,自己真的被分到了《士兵突擊》中的原型部隊‘鋼八連’,夢想成真;但同時,在這樣一個優秀的連隊,也經歷了艱苦的磨練和挑戰,超強度的日常強化軍事科目訓練讓大家都有過放棄,但堅持過來后,就會發現,磨練和挑戰激發出我男兒的血性,讓我具備了堅不可摧的意志品質,這就是‘鋼八連’精神,是一生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原機械135班郭峰、機械101班周洪辰、電氣101班付興等紛紛表達了能來到193旅這個具有光榮傳統的野戰部隊服役感到非常榮幸,在這里體會到了戰友之間的真摯情感,感受到了“不拋棄、不放棄”的意義;我校唯一一名原13研機械班研究生黎進遠有著更為深刻的入伍體會,他談到:“在這里,唯有放下一切虛無的榮譽,踏實做事,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強大才會贏得別人真正的尊重。部隊兩年的磨練會讓我在今后的各個工作崗位上更加的適應,更加的無所畏懼。”曾作為“狼牙山五壯士”方隊一員、參加了2015年“9.3”大閱兵的材料113班楊興海談到:“入伍之前,我一度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每天沉迷于游戲,對未來沒有了方向。部隊的鍛煉,尤其經歷了大閱兵訓練的整個過程,讓我懂得了什么叫做使命與擔當,責任與榮譽。”
入伍學生也紛紛對母校的領導、老師來部隊慰問大家表達了感謝。武裝部對學生提出的就業、考研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詳細回答,解決大家的后顧之憂,并為學生提出指導性建議。
呂素香處長對入伍學生能在部隊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取得如此大的成績、發生如此大的改變感到非常驕傲和高興。她談到,大家健碩的身體、黝黑的臉龐、穩重的舉止正是在部隊大熔爐中鍛煉、成長的外在體現。所有的入伍同學都經歷了從欣喜到后悔,從后悔再到無悔的心理變化過程,心理變化過程的背后折射出大家從文弱書生到鋼鐵戰士的成長歷程。艱苦的環境磨練了大家的意志,培養了大家敢于擔當的精神,收獲了真摯的戰友情,這也是大家一生當中最寶貴的財富。她勉勵學生珍惜最后5個月的軍營生活,繼續在軍事素質、政治素養、意志品質等各方面錘煉自己,為部隊多盡義務,等畢業后走向社會為國家多作貢獻。
座談會后, 呂素香代表學校向部隊贈送了足球、籃球等體育用品,向入伍學生發放了北京特產、圖書等慰問品并合影留念。
自2011年以來,已經有186名學生從我校應征入伍,每年到部隊走訪慰問入伍學生已經成為我校一項常規性工作,對服現役學生起到了很好的關懷和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