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我校召開書院工作專題會。會議由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徐丹丹主持。教務處、經濟學院、商學院、食品與健康學院、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數字書院、求真書院、創新書院負責人以及書院的相關人員參加會議。
本次會議旨在總結交流書院建設經驗,研討未來發展路徑,進一步凝聚共識、匯聚合力,推動書院制與“工商一體化”深度融合,加快構建符合新時代需求的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
會上,數字書院副院長許曉芳匯報了數字書院的工作情況。她表示數字書院在學校各部門大力支持下,持續提升硬件設施和學習環境,不斷強化師資隊伍與管理團隊,深化完善課程體系建設,有序開展文體與學術活動,整體運行平穩高效。創新書院院長耿直、副院長吳鵬和求真書院院長助理酈金龍分別匯報了初期建設進展,作為今年首次通過高考招生的書院,兩個書院招生情況良好,教育教學、生活服務和文化活動全面展開,各項建設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在交流研討環節,教務處處長王魯娜、商學院執行院長何玉潤、食品與健康學院院長王彥波、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執行院長李海生、經濟學院副院長牛曉燕、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靳玉娟、數學與統計學院院長助理岳美玲,教務處副處長蓋曉慶、錄馳沖,以及數字書院、求真書院、創新書院等相關人員結合自身實際,圍繞如何更好支持書院發展、推動書院與學院協同聯動、實現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展開了深入探討。大家一致認為,書院制是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重要探索,將全力支持書院建設,助力其成為學生成長的重要平臺。
徐丹丹充分肯定了書院建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她指出,書院制改革是我校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戰略舉措,是全校重點打造的新型育人平臺。結合各書院的探索實踐,她從四個方面提出了要求:一是要建設人才培養示范區,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緊密圍繞人才培養這一根本任務,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完善培養方案,積極開展輔導員年級組制、雙導師制等創新試點,探索形成一批可推廣的人才培養模式和經驗,使書院真正成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示范區。二是打造工商一體試驗田,要把“工商一體化”理念貫穿書院建設全過程,深入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合、科賽融合等多元實踐,探索“產學研用”一體化模式,構建項目嵌入式培養、將科研問題轉化為模塊化教學資源,推動學科交叉和優勢互補,形成校企協同、供需適配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把書院建設成為“工商一體化”改革的先行區和試驗田。三是健全協同保障機制,推動書院與書院之間、書院與學院之間在學生工作、黨團建設、專業建設、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招生培養全過程協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要進一步完善書院與學院的協同聯動機制,學校在政策、資源、平臺等方面會給予更有力的支持,健全激勵與保障措施,最大限度激發各單位建設活力,為書院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四是堅持共建共享共發展,書院建設要凝聚書院、學院、學校和社會多方合力,形成全方位人才培養育人共同體,持續探索跨學科、跨領域的人才培養路徑。她要求全校上下凝聚智慧、通力合作,切實推動書院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爭取早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成果,為學校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和“工商一體化”發展戰略貢獻力量。
本次會議的召開,既是對前期書院建設經驗的梳理和總結,也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再一次統一。會議以凝聚共識、深化協同為契機,進一步明確了書院制改革在我校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學校將把書院建設與“工商一體化”發展戰略緊密結合,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和育人模式創新,全面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支撐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切實助力學校“雙一流”創建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