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各方推薦,學校認定,現將我校2016年十大新聞發布如下:
一、制定學校“十三五”發展規劃,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
5月,學校召開第四屆雙代會,選舉產生新一屆教代會執委和工會委員會委員,討論通過學校“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開創“十三五”事業發展新局面。
8月,學校召開“雙一流”建設及學科發展培訓會,隨后圍繞“十三五”規劃和人才培養質量,特別是圍繞人才培養“369”目標和學科建設“421”目標,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大力推進學校一流本科和一流學科建設。
二、接受市委巡視檢查,全面從嚴治黨
3月至4月,市委第一巡視組對我校進行專項巡視,7月12日向學校反饋了專項巡視情況。12月28日,學校接受北京市黨風廉政建設監督檢查。學校黨委認真落實巡視整改意見,持續推進整改工作,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強化黨風廉政建設。
4月份以來,學校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認真推進“學、做、改”相結合,不斷提升黨員意識和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各基層黨委(黨總支、直屬黨支部)相繼完成基層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食品學院黨委榮獲北京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這是我校基層黨組織首次獲此榮譽。
三、通過《北京工商大學章程》,進一步規范學校管理
我校第一部章程《北京工商大學章程》經過全校認真討論制定,12月獲北京市教委批準,即將頒布正式施行。學校《章程》的實施將對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健全內部管理體制,全面推進依法治校,推進教育治理現代化起到重要作用。
四、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通過國際認證,學科專業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1月,食品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通過IFT食品專業國際認證,11月,通過IUFoST食品專業國際認證。至此,我校成為全國第一所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同時通過IFT和IUFoST食品專業國際認證的高校,標志著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硬件、師資和教學已達到國際公認水準,為進一步提升專業教學質量和推動專業國際化奠定了基礎。
3月,我校“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實驗教學中心”獲批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五、學校獲批主持兩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承擔重大項目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7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6年度項目立項名單公布,食品學院鄭福平教授主持的“傳統釀造食品制造關鍵技術研究與裝備開發”項目和曹雁平教授主持的“食品添加劑與配料綠色制造關鍵技術研究及開發”項目獲批,另外8項食品和材料方面的課題獲立項。我校牽頭立項數和項目經費情況在全國443個單位中排名第66名,承擔重大項目的能力和水平顯著增強。
今年,以我校為第一依托單位的“中國輕工業綠色塑料成型與質量評價重點實驗室”“中國輕工業化妝品重點實驗室”“中國輕工業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獲批首批中國輕工業重點實驗室。徐寶財教授主持的“馬鈴薯主糧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范”獲批北京市科技重大項目。高水平論文ESI高被引論文數不斷增加,科研水平再上新臺階。
六、合作出版期刊《npj Science of Food》,打造食品界一流期刊
6月,我校與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的自然科研集團(Nature Research)、國際食品科學技術聯盟(IUFoST)三方合作出版具有高影響力的開放獲取期刊《npj Science of Food》,打造世界食品界一流期刊。
《食品科學技術學報》不斷提高辦刊質量,提升刊物層次,榮獲2016年“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項。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和行業知名度穩步提高。
七、獲批示范性創業中心,扎實推進創新創業教育
學校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全方位支持學生創業工作。8月,我校入選首批北京地區高校示范性創業中心,11月,我校成為北京市首批四所“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孵化基地”之一。
學生處、教務處、文科實踐中心等部門積極舉辦和組織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以賽促學促創。學校成功舉辦首屆智能設備App創新大賽、第四屆創新創業大賽。學生榮獲“學創杯”2016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教育部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北京賽區一等獎、2016全國移動互聯創新大賽一等獎等。
八、多名師生獲高層次獎項,教師隊伍和人才培養水平不斷提升
本年度,董銀卯、田紅玉獲評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學者,田紅玉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王緒瑾、梁珣榮獲“2016年北京市師德榜樣”,祝鈞榮獲第十二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稱號,曹顯兵入選北京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支持計劃教學名師,董彪榮獲第二屆“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王魯娜被聘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授,趙春麗、杜凡被聘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師。
學校心理素質教育中心、外國語學院榮獲本年度北京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在國家和北京市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共有364項908人次本科生獲獎,其中計信學院李悅等5人團隊在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中獲得北京賽區特等獎、全國總決賽二等獎,經濟學院葉子團隊獲得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
九、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積極拓展國內外交流與合作
為推動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提高區域經濟的人才培養水平,自2016年4月起,我校先后牽頭和參與成立了京津冀“經濟學學科協同創新聯盟”、京津冀輕工類高校協同創新聯盟、京津冀商科類協同創新聯盟和京津冀金融研究聯盟,通過整合資源、協同發展,促進教育資源在區域范圍共建共享,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11月30日,我校成立“巴基斯坦科技與經濟研究中心”,并召開“中巴經濟走廊與科技合作國際研討會”,為“一帶一路”提供有力的科技與經濟咨詢、服務。今年學校繼續加大國際交流與合作力度,積極拓展與國外知名大學的合作,2016年先后與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與經濟大學等10所國外大學建立合作關系,設立合作項目,推進學校一流學科的國際化建設。外國留學生工作全面開展,留學生數量持續增長,生源結構進一步優化。
十、舉辦首屆校友值年返校活動,廣大校友歡聚母校共慶節日
6月11日,學校舉辦“情系母校 一路有你”首屆校友值年返校日活動。來自學校7個學院82個班級的1986屆、1996屆和2006屆近千名本科生、研究生校友,重逢校園,分享奮斗歷程,喜看母校發展新貌。從今年開始,學校把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設立為“校友返校日”,集中舉辦畢業年限為10的整數倍數的校友值年返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