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風建設工作一直是學生工作的重點,商學院秉承全程化培養、全員化參與的原則,從第七周起開展了一系列專題式與常態化相結合的期中學風建設活動,積極為學生搭建學習平臺,提供多方面的服務,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動學院內涵發展。
組織調查座談,促進教學質量
為配合學校期中教學檢查,商學院教務辦公室提早開展了學生對教學質量的意見調查,在第八周組織了期中教學座談會,學院黨政領導、教務秘書、輔導員與各班學習委員就課堂教學、課后自學情況進行深入溝通,學習委員匯報了征集上來的學生意見,學院一一予以現場解答,并將學生的意見反饋給有關教師,促使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期中教學調查和座談是深入掌握教學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學院在教育教學質量監控中長期堅持的舉措之一。進一步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共建良好的學習氛圍,也促進了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學工教學攜手,齊抓學風建設
商學院在開學初完善了課堂宿舍檢查制度,創建“宿舍——課堂”學風建設二線聯動體系。除各班每周報送課堂考勤外,輔導員每單周檢查課堂,雙周檢查宿舍,發現問題及時開展思想教育。學院充分發揮大數據功能,輔導員到出勤率偏低的課堂聽課,并和班干部一起分析到課率低的原因,組織學生黨員干部、入黨積極分子和宿舍長每日督促學生按時到課堂。
期中教學檢查周期間,三個年級的輔導員和所有班級干部認真談話一次,指導班級建設工作,提高了學生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學院有關領導、系主任和課堂出勤率偏低的教師進行了認真談話,要求教師加強課堂管理,指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促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效。
晨讀力抓英語,跟進學業輔導
本學期除少數學生參加大學英語六級考試外,大多數學生將參加四級考試。為此,學院在本學期初通過了英語四六級獎勵辦法,鼓勵學生盡早通過四六級。學院特意安排每周五早晨集體晨讀英語,學院自制了英語單詞、短文學習資料,組織了英語朗誦和短劇表演,豐富的學習內容增強了晨讀活動的吸引力和效果。
為營造良好的英語文化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院在本學期開啟“互聯網+”模式,“商院之家”微信公眾號每日推出“iEnglish”英語聽力訓練、單詞、閱讀與作文、經典美文等內容,使無人不網、無時不網、無處不網的90后學生們每天都可以歡樂暢游在英語學習的海洋中。
學院持續舉辦“商夢花開”學業輔導班,組織單科成績優秀的學生擔任“小教員”,圍繞數學類、經濟學課程每周學習難點進行3至4次輔導。進入期中,不少學生開始意識到自身學習的短板,主動參加輔導班學習,人數最高時超過百人。
組織模擬考試,自查學業問題
為讓學生們了解自身學習水平,查找問題,增強學習緊迫感,5月10日,學院組織全體大一學生進行期中模擬考試,考試科目是難度較大的高等數學、微積分和微觀經濟學。為了鞭策學生充分做好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準備,增強自信,沉著應考,同日,學院組織大二和大三學生進行了英語四六級模擬考試。模擬考試之后,“小教員”即就考試題目向各班學習委員進行講解,學習委員再去輔導本班學生。模擬考試的舉辦促使學生們重視和有效準備期末考試,對于加強誠信考試教育也具有重要意義。
學風建設一直是商學院的核心工作之一,學院求實創新,多措并舉,深度把握關鍵群體、關鍵時期、關鍵環節,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合理自我定位,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促進了良好習慣的養成和良好學風的形成,為大學生的全面成長成才奠定了基礎。注會161班英語學習小組組長黃世鑫說,“感謝學校和學院對我們英語學習的重視,我非常喜歡我們的英語學習團隊,在課后我們經常一起討論英語學習方法與技巧,我們彼此幫扶,收獲了友誼,也提升了英語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