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學校舉行了本年度輔導員工作室的申報答辯。學生處、科技處、團委等部門領導擔任評委,校黨委副書記張德玉參加評審,活動由學生工作部呂素香部長主持。
成立輔導員工作室是我校落實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精神,深化細化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旨在鼓勵我校輔導員在履行職責開展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的實際工作中,不斷探索創新形成學生工作品牌和特色。輔導員工作室由一名輔導員牽頭,跨學院組建團隊,需要承擔課題研究、開展專項工作、形成品牌特色、校內實踐應用等具體工作,工作周期為兩年,按照《北京工商大學輔導員工作室管理辦法》由學生工作部提供相應支持并負責過程管理。在前期培植特色工作的基礎上,把成熟高效的工作經驗方法進行推廣,以期促進輔導員隊伍整體工作水平的提高。
我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工作開始于2015年。在第一批工作室中,外國語學院輔導員張悅的“生活加減法”大學生成長指導工作室在北京市首批“十佳輔導員工作室”評審中脫穎而出,獲得15萬的項目資助。今年共有來自四個學院和部門的六位輔導員作為主持人參加答辯,申報的工作室類型涵蓋了大學生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網絡思政、班會設計、經典閱讀、學生黨建等方面。經過認真評審,最終四個工作室獲批建立。
張德玉副書記在講話中強調,輔導員工作室要以問題為導向,聚焦學生工作中的焦點難點問題;要深化理論研究,形成一批研究成果;要落腳于實踐,最終形成操作性強、可推廣復制的有效工作模式;要以老帶新,通過工作室的團隊建設,切實發揮資深輔導員在輔導員隊伍建設中的核心作用,幫助年輕輔導員盡快成長。
附:2017年度輔導員工作室名單(排名不分先后)
法學院 尹航 “字里航間”網絡思政工作室
經濟學院 王賽男 “指南針”班會設計工作室
經濟學院 單紫薇 “經典導讀”工作室
就業指導中心 李丹丹 “破冰船”就業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