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14日、16日,致知學堂第九講、第十講、第十一講在良鄉校區開講。兩千余名學生滿懷對知識的渴求和希望開闊眼界的迫切心情到場學習。
11月9日晚,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孫曉榮副教授作了題為“堅定理想信念,勇作時代弄潮兒——班主任視野下高效度過大學四年”的講座。孫曉榮老師以習近平總書記的話“青年興則國家興”為引,強調了大學生高效學習的重要性。她條理清晰地為在場學生分析了如何順利從高中過渡到大學和如何高效度過大學四年,并結合自身多年的班主任經驗對新生們提出了建議:在學習方面,要快速適應大學的學習,制定中短期學習目標,學會自學;在自我管理方面,應該學會管理時間、生活和財務;在人際交往方面,要廣交朋友,特別要交一些知心朋友。最后孫曉榮老師現場播放了高年級學生錄制的視頻,表達他們對新生們高效度過大學生活的建議和美好祝愿。演講內容緊密聯系新生難以快速適應大學生活和學習效率低等最常見的問題,令許多還在迷茫中的同學茅塞頓開。
11月14日晚,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馬克思主義研究分會秘書長、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左鵬為同學們帶來了“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十九大報告解讀”的報告。左教授首先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鄧小平理論“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相聯系,指明中國在經過了六十多年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成功走出了適合中國的發展道路。左教授結合十九大報告,用細致的理論分析告訴同學們,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即真正理解并接受鄧小平理論,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發展馬克思主義。
11月16日晚,京都大學博士、阿里云計算公司高級算法專家任繼東受邀作了題為“人工智能和機器智能”的報告。他介紹了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的發展歷程,講解了符號推理、貝葉斯網絡和大數據,讓同學們深層次了解到人工智能的組成及發展方向。任繼東參考圖靈測試的說法“令一個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分別與一個人和一臺機器對話,短時間內這個人不能分辨出人和機器的話,則判定這個機器是智能的”為同學們解釋了智能的內涵。他談到,人機協作和機器學習兩者主體分別為人和機器,這兩者的協同工作將給社會各方面帶來巨大影響,交通和航空便是有力的證據。未來人工智能和機器智能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作為這個時代的青年,應該隨時關注此方面的內容。
講座結束后,材機學院材料172班的韓悅說:“孫老師的講座給了我很大觸動,讓我有了明確的前進方向。”食品172班的柳天戈同學對左教授的講座十分有感觸,他說:“左教授的演講讓我了解了中國走社會主義的歷史、其歷史必然性以及它為中國帶來的益處,讓我更加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為自己的國家自豪,并將為中國的復興而奉獻自己!”對于關于人工智能的講座,計信學院計算176班的楊瀟同學興奮地說:“這次的講座真的對我幫助太大了,老師上課也講過相關的內容,講座讓我對這些領域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們應該有更多的人才投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