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各方推薦,學校認定,現將我校2017年十大新聞發布如下:
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知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學校黨委系統推進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宣傳,組織集中收看大會盛況,參觀“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召開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會、黨委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學習會、中層干部和黨支部書記培訓會等傳達、學習會議精神,學校領導干部帶頭講黨課,各級黨組織廣泛開展學原文活動,全體本科生班級開展學習十九大主題班會,多種形式推進學習全覆蓋、有深度、見實效。《焦點訪談》等多個媒體報道了我校學習十九大的活動。
二、接受《基本標準》檢查,全面提升黨建和思政工作水平
11月22日,《北京普通高等學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標準》檢查組專家蒞臨我校,通過聽取匯報、查閱材料、召開座談會、實地走訪等,對學校近五年來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情況進行集中檢查。
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精神,6月,學校召開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認真做好《基本標準》入校檢查的校內自查工作,全面提升學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整體水平。學校舉辦教師理論培訓班,成立黨委教師工作部,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群團工作,召開第三次團代會,改革優化團學運行機制。本年度食品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系教工黨支部獲評“北京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理學院物理系主任陳曉白教授獲評“北京高校優秀共產黨員”。
三、《躲不開的食品添加劑》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大力向社會普及科學知識
1月,孫寶國院士主編的科普書籍《躲不開的食品添加劑》榮獲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書受到廣大讀者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展現了我校科技創新和科普工作在全國的引領作用。本年度,學校有4項成果獲北京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項成果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四、首次獲批國家級科研平臺,科研工作再創佳績
2月,我校與4家機構聯合申報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獲批,這是我校首次獲批國家級科研平臺。5月,我校獲批科技部聯合實驗室“中國——加拿大食品營養與健康聯合實驗室”;9月,食品學院徐寶財教授牽頭的“綠色安全型表面活性劑”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本年度,學校獲批國家社科基金12項、自科基金23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塑料衛生與安全質量評價技術實驗室”獲批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五、扎實推進“一流學科、一流專業”建設,食品科學與工程和會計學專業入選市屬高校一流專業
學校繼續深化本科教學綜合改革,打造一流本科教育,11月,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和會計學專業入選北京市屬高校一流專業;6月,我校入選北京市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學校著力加強學科建設,注重內涵提升,強化特色發展。10月發布的2017“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我校9個一級學科上榜,其中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進入全國前10%。
六、李朝鮮教授入選北京學者計劃,多位教師榮獲市級表彰
9月,李朝鮮教授入選北京學者計劃,實現了學校在該人才榮譽上的突破。6月,14名教師入選2017年北京市屬高校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支持計劃。
本年度,歐陽愛平榮獲北京市“高創計劃”教學名師,溫變英榮獲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王魯娜榮獲首屆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獎,尹航榮獲第五屆北京市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一等獎,王妍慧獲市屬高校多媒體課件制作與微課程應用大賽微課組一等獎。
七、《食品科學技術學報》各項評價指標再創新高,刊物影響力持續增強
《食品科學技術學報》繼續入選“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農業核心期刊”,并獲得“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期刊一等獎”等榮譽。學校與自然科研集團和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合作出版期刊《npj Science of Food》正式上線,學校辦刊能力不斷加強,刊物行業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八、學生學科競賽成績取得新突破,本科生人才培養質量邁上新臺階
學校大力開展學生學術科技活動,本年度在國家和北京市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共有397項1184人次本科生獲獎,分別比去年提高11.52%和31.56%,其中計信學院燕鶴團隊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此外,一學生團隊榮獲第九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
本科生人才培養“369”目標獲得持續增長,17屆畢業生英語四級通過率接近85%,六級通過率逐年提升,本科生升學率達到28.38%。
九、良鄉二期建設開工,辦學條件和服務保障持續改善
經過不懈努力,12月,良鄉二期新建工程開工,將建設12.9萬平米的工程,包括學生宿舍、教學實驗樓、學生活動中心、禮堂和食堂等。今年,學校統籌實施了學生公寓、食堂、活動中心、操場、圖書館等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完成了校內商戶的招標工作,辦學條件逐步改善。學校大力推進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建設工作,切實維護網絡安全。
學校關心關注教職工住房需求,7月,學校完成了天豐苑(一期)40套集資房申購簽約付款工作;11月,良鄉高教園區412套公租房配租工作全面啟動;12月天豐苑(二期)500套集資房申購工作進行。進一步提高對教職工服務水平,本年度校工會獲評北京市教育工會先進單位。
十、學校首獲公派留學資助,對外交流與合作取得新進展
學校首次向國家留學基金委推薦匈牙利政府互換獎學金項目候選人,并有15人獲資助,填補了我校在公派出國留學領域的空白。留學生規模穩步上升,結構逐步優化,以碩士和博士為主的留學生人數首次突破300人,學校國際化發展邁上新臺階。學校召開“一帶一路”中巴科技與經濟合作學術論壇,加速“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巴全方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