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6月29日,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郭建華為數學與統計學院師生講授專題黨課。數學與統計學院領導班子、系主任、師生黨支部書記、應用統計系教師和學生代表參加黨課學習,黨課由數學與統計學院黨委書記周艷杰主持。
郭建華以“黨為何能長期執政”破題,深刻闡釋了中央八項規定“為民、務實、清廉”的精神實質,體現了黨的執政為民理念。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是對黨員干部思想理論的一次再教育、再武裝,是對紀律作風的一次再檢閱、再提升。他談到,八項規定從整治公款吃喝、會議鋪張等具體問題入手,實則抓住了密切黨群關系的關鍵要害,彰顯了黨勇于自我革命的堅定決心,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在作風建設中的生動體現。
郭建華以《數字化時代的實事求是》為題,從思政與學科融合角度同與會師生探討了在數字化新時代的海量數據與信息洪流中,如何準確把握“實事求是”的科學內涵,并在實踐中真正踐行這一原則。他指出,傳統意義上的“實事”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數據采集是制約科學發展的重要因素,數字化時代數據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實事”已演變為可量化、可存儲的海量數據,社會生存狀態以數字化形式呈現,形成動態流動的數據要素,構成了數字化時代認識世界的新基礎。在“求”的層面,要建立數據思維的方法論,用不確定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數據消除不確定性,依靠算法工具挖掘統計規律與關聯模式。“是”是數字化場景反饋、優化和迭代后的可供參考的決策依據。郭建華強調,數學與統計學院要抓住數字化時代的寶貴機遇,秉承“工商一體化”的理念,堅持“實事求是”,將統計專業與學校其他的發展領域相結合,為學校“工商融合”的雙螺旋結構提供支撐。
與會師生紛紛表示,本次黨課以“理論深度+時代溫度”的創新講授,筑牢了作風建設的思想根基,激活了實事求是傳統的現代生命力。同時,以數字化時代的視角深刻闡釋了“實事求是”理論內涵,讓“實事求是”成為刻在北工商人心中的“思想源代碼”,啟發師生在“工商一體化”建設實踐中書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