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由教務處、校工會和網絡中心聯合舉辦的學校第九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在阜成路校區舉行。來自11個教學單位的18位青年教師通過學院的預賽和復賽最終進入學校總決賽,一展教師風采和教學實力。學校副校長謝志華、鄭文紅分別到文科組和理工科組決賽現場觀摩并講話,240余名教師和學生代表觀摩了比賽。
副校長謝志華談到,比賽是一種形式,形式的背后要注重內容,形式與內容應該高度結合,比賽的目的就是讓賽場外的每一堂課都能講得像比賽一樣精彩。副校長鄭文紅向青年教師提出要求,應該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應該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方法,使用現代教學工具,將學生真正吸引到課堂中;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從而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存在的問題。
本屆比賽分為文科組、理工科組兩個賽場,共邀請了14位專家評委和18位學生評委。專家評委組由學校本科教學督導、歷屆北京市教學名師、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等優秀教師組成。兩個賽組的主持人分別是2013年北京高校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二等獎獲得者王妍慧老師和2014年學校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獲得者李杰老師。
決賽現場,每位參賽選手都通過20分鐘的課堂教學演示,展現了自己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新穎的課堂安排。文科組來自商學院的仇勇老師,從大家關注的“五一假期”導入,為在場聽眾講解了法定假期與加班工資的測算,語言風趣幽默,富有親和力。文科組來自藝術與傳媒學院的鄧瑩潔老師,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展示和設計獨特的現場互動,為“外國留學生”講解了漢語的語法與用法。理工科組來自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的趙峙堯老師,在輕松風趣的語言和燦爛的笑容中,運用多旋翼無人機實體道具,為大家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典型原理結構。理工科組來自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孫茜老師,通過電梯和機床臺的視頻引入主題,為在場聽眾講解了三相異步電動機正反轉控制電路的原理,課件精美,舉例恰當。
比賽期間,文科組評委組長李寶仁教授、理工科組評委組長翁莉娟教授、文科組評委第一屆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王魯娜、理工科組評委2017年北京市教學名師溫變英、2016年學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獲得者鄧亞峰分別對選手的表現進行了精彩點評。李寶仁教授認為備課的過程應包括備教材、備學生、備語言、備心境。教師應該熱愛教師崗位、喜歡教學工作,不斷在實踐中總結教學規律,并且在不斷學習中豐富自己。翁莉娟教授把教學過程總結為四個字,即“備”“講”“馭”“書”。她希望參加此次決賽的教師能夠帶領我校全體教師一同進步,成為學生喜愛、同行認可的好教師。
綜合第一階段的教案和第二階段的教學演示,現場公布了比賽成績。來自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的趙峙堯老師和來自商學院的仇勇老師獲得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4位教師獲得教學基本功比賽二等獎;6位教師獲得教學基本功比賽三等獎;6位教師獲得教學基本功比賽優秀獎。單項獎中,最佳教案獎3人,最佳教學演示獎2人,最受學生歡迎獎2人,5個教學單位獲得優秀組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