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芳華,扎根北工商。已任教31年的她見證了北工商的興榮發展,更是在北工商的見證下育己培人,她教之以術、樹之以德,作為一名大學物理教師,她以一片赤誠關心學生,以無限熱愛投身教學科研。她就是理學院陳曉白教授。
陳曉白,女,中共黨員,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理學博士、教授, 1987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88年到校工作至今。陳曉白先后獲得北京市講師團先進個人、北京市愛國立功競賽標兵、北京市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北京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等省部級榮譽稱號。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發表教學科研論文60余篇,其中SCI收錄15篇,獲發明專利2項。主持完成北京工商大學大學物理試題庫建設,主編教學參考書一部,參編教材、教學參考書5部。
不忘初心,踐行黨員模范作用
作為有著近30余年黨齡的陳曉白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將共產黨員的標準和要求時刻牢記在心,在人民教師這個光榮的崗位上努力工作,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一個共產黨員的準則。
1988年7月研究生剛畢業的陳曉白來到學校,接受了參加北京市講師團去門頭溝區大臺中學支教的任務。盡管她已經有了基層工作的經歷,并期盼著研究生畢業后與家人團聚,但她仍毅然地接受了任務。陳曉白在支教期間的出色表現,得到了大臺中學和講師團的高度評價,支教結束時,她被評為北京市講師團先進個人。1989年8月,陳曉白從講師團回到原單位,她并不滿足于一般性地完成工作,而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努力追求卓越,將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融入日常的工作表現中。當助教時,她工作積極主動、認真負責、虛心學習、任勞任怨,深得主講教師的贊賞,并很快成為當時學校年輕的優秀主講教師之一。
在她擔任物理系主任長達20多年中,她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責任心和極大的工作熱情,做到模范帶頭,秉公辦事,從未利用職權為自己謀取過私利。她關心同志、熱心助人,遇到有老師突發情況無法上課,她總是主動代課,還主動對年輕教師開放自己的課堂,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傳授給他們,她時常抽時間去聽年輕教師們的課,幫助他們查找問題,使他們能迅速承擔起教學重任。在她的帶領下,物理系人人教學認真努力,積極參與教學改革,受到學生的好評。
在完成本職工作同時,陳曉白還積極參加校運會等各種活動。在她的帶領下,物理系成了學院報名參加校運會最多和參加工會活動最積極的系。此外,她還積極參加災區捐款捐物活動,為社會奉獻愛心、貢獻力量。
課大于天,時刻不忘教書育人
藝術家們信奉“戲大于天”,陳曉白說:“對我來講,從教以來,我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課大于天’”,再大的事情也不能影響上課和教學質量,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對待本職工作數十年如一日嚴格要求自己,從未因為私事影響過上課。凡是要求其他教師做到的,自己首先高標準達標。所有教案,包括課件,也要配上完整的紙質提綱以保證質量。上課時她從教學任務出發,結合多媒體與板書、講解和演示來進行授課。批改作業和實驗報告時,她認真批語,指出學生的錯誤所在。她始終如一認真備課、授課,用心安排課堂教學,她的課堂得到督查專家的好評,當之無愧獲得了第一屆北京工商大學教學比賽的第一名。
陳曉白始終把“教書育人”作為黨員教師的神圣職責,并將其落實到日常的行動中。學生剛進大學時有松懈傾向,部分學生會逃課,尤其是晦澀難懂的大學物理課成了逃課“熱門”。為了改變這種狀況,陳曉白想方設法提高課堂吸引力,上課深入淺出、循循善誘,將枯燥的內容生動化呈現,在她的努力下,使許多不喜歡物理的學生轉變了觀念。
在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陳曉白堅持原則、寬柔相濟,對于無故缺席和缺交作業的學生,她予以追究,對于考試中有作弊傾向的學生,她及時發現、嚴肅警告,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她傾心幫助。對基礎比較差的少數民族的學生和留學生,她會利用周末等課余時間給他們單獨輔導。她的辛勤付出換來了學生們的肯定和稱贊,近五年,她年均主講本科課程367學時,學評教在公共基礎課中名列前茅。
對同學們而言,陳老師不僅是學習上的良師,更是生活中的益友。同學們有什么煩惱都愿意向陳老師傾訴,而陳老師也會細心體貼的開導他們。有一次,一個平時表現不錯的同學向陳老師傾訴苦悶,迷茫,陳老師循序漸進,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開導這位同學,陪他聊了整整一晚,最終使這位同學走出困惑,更加陽光。她的真誠打動了學生,同學們親切地稱陳老師有著“媽媽般的溫暖”。
潛心學術,精勤不倦匠人心
對于教授的每一門課,陳曉白早已熟練于心,但她并不滿足于成為一個熟練的教書匠,為了提高自己學術和業務水平,她利用課余時間去北京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讀博期間,她幾乎把所有的業余時間都泡在了北科大的教室和實驗室里。在完成本職教學工作的同時,不僅按期畢業,還獲得了該校第二屆研究生十佳“學術之星”。
在行業內的各種學術活動中也經常出現陳曉白的身影,因為她深知不能埋頭做學問,她不時地學習同行的先進經驗,并及時將最新成果用于本校的教學改革中。如開放實驗室、開設設計性實驗等,都是她在借鑒別校的先進經驗基礎上結合我校實際開設的內容。當她聽說國內有的學校開始在大課上嘗試使用由哈佛大學Eric Mazur教授創立的同伴教學法后,她馬上積極在學校大學物理教學中嘗試,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及時掌握課堂信息,并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主編出版了《同伴教學案例庫》一書。她
陳曉白教授總說,“我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大成就’”,只是做了一名教師應該做的”。樸實的話語里蘊含著她對師者的定義,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循循善誘,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默默守候,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情懷。31年的教學生涯,陳曉白始終不忘初心,用真誠與愛心,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故事,在教書育人的路上堅定前行!